中国期货业协会10月1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以单边计算,9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7.7亿手,成交额为71.5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03%和增长33.16%。1—9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7.44亿手,累计成交额为547.6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9%和24.11%。
从各家期货交易所的成交情况来看,1—9月,上期所累计成交量为16.86亿手,累计成交额为168.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和13.58%;上期能源累计成交量为1.26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3.9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3%和下降0.92%;郑商所累计成交量为23.5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67.8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4%和4.19%;大商所累计成交量为19.80亿手,累计成交额为78.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1%和8.49%;中金所累计成交量为2.27亿手,累计成交额为188.5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8%和53.26%;广期所累计成交量为3.71亿手,累计成交额为19.9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82%和152.72%。
9月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同比小幅下滑,成交额则保持增长态势。华闻期货总经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长程小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9月商品和股市整体呈震荡格局,6—8月启动的上涨行情暂告一段落,市场活跃度略有降低。具体来看,有色、黑色和能化类商品成交量同比降幅较大,油料油脂类商品成交也显著下滑。
“市场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积极信号。”程小勇表示,股指期货及期权成交量同比、环比均延续增长势头,其中IF和IC成交量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8.1%和48.2%。同时,广期所工业硅、多晶硅和碳酸锂期货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
品种表现方面,数据显示,9月,按照成交额统计,排名各期货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黄金、白银、铜,郑商所的玻璃、纯碱、烧碱,大商所的焦煤、棕榈油、豆粕,广期所的多晶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货,中金所的中证10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按照成交量统计,排名各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螺纹钢、白银、热轧卷板,郑商所的玻璃、纯碱、PTA,大商所的焦煤、豆粕、聚氯乙烯,广期所的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货、多晶硅期货。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期货市场持仓量较上月下降8.25%。程小勇认为,9月美联储降息落地,宏观因素对市场的影响逐步弱化,微观供需基本面矛盾并不突出,期货市场波动率有所下降。此外,季度末部分产业客户尤其是上市公司,由于财报披露需求,可能会相应地减少成交或持仓。
展望后市,程小勇认为,美联储降息和美关税政策变化将继续影响市场,同时国内政策加码迹象显现,宏观因素将导致市场波动率放大。此外,A股和商品市场有望受益于政策利好和国内经济基本面改善而止跌反弹,这将促使产业客户加大套保力度,普通投资者参与度也将提升。预计10月期货市场成交量环比有望明显回升,同比可能回归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