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eVTOL厂商沃兰特宣布已于近日完成了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上汽创投等新投资方参与投资,现有股东君联资本、鼎晖百孚、自贡创发持续追加投资。

沃兰特同时透露,自9月1日沃兰特VE25-100的研制批首架机AC101成功完成首次无保护飞行以来,团队正全力完成旋翼试飞科目和试飞员上机操作飞行的准备工作,计划于近期开展有人驾驶飞行试验。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简称“eVTOL”)研制的高科技企业。沃兰特专注于高等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研发与制造。其首款复合翼构型产品VE25-100“天行”在设计之初就以市场为导向,定位于商用客运领域。据测算,该机型每公里单座运营成本仅为同型别直升机的1/8至1/10,目前已率先获得南航通航、亚捷航空、农银金租等国内头部航司和租赁公司的确认订单。
上汽创投即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汽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上汽集团旗下专注于产业投资的核心平台,注册资本2亿元,现隶属于上海汽车集团金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汽车产业链投资的机构之一,上汽创投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车载半导体、低空经济等战略领域,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50亿元,形成了“战略投资+生态协同”的独特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天眼查App显示,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上汽旗下上海上汽创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河南华映中小企业发展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
当前,多家汽车企业正积极布局eVTOL赛道。具体来看:吉利旗下沃飞长空研发的AE200为倾转旋翼构型,目前已完成真机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适航审定工作正在推进中;小鹏汇天开发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代号X3-F),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量产交付;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eVTOL飞行汽车GOVE,已实现飞行舱与底盘的精准对接,其分体式设计可支持地面行驶、空中飞行及空地对接功能。
回溯来看,低空经济行业热度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产业成熟度、政策支持力度仍在不断提升。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并扩容至低空经济领域,为eVTOL企业精准“解渴”。
“从低空经济行业公司角度看,这一政策支持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可以帮助公司进一步明确未来资本市场路径,对产业起到有效牵引作用。”沃兰特航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黄小飞彼时介绍道,沃兰特航空正在与券商、监管等各方沟通,探讨IPO上市事宜。数十家券商也在结合其具体实践,为公司出谋划策。
黄小飞分析称,科创成长层的设立和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的重启,对于沃兰特航空这类技术驱动型企业的意义尤为突出。沃兰特航空尽管尚未盈利,但在eVTOL领域的技术突破、适航审定进展及千架订单的商业化前景,均符合“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的定位。第五套标准的重启为沃兰特航空未来的成长提供了更包容的通道,可加速其通过资本市场获得长期资金支持,推动技术转化和规模化生产。
二级市场方面,近期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在eVTOL领域的业务布局,其中电池厂商居多。10月9日,赣锋锂业公告称,公司已推出适配低空经济的飞行系列电源,高比能电池能量密度覆盖320Wh/kg—550Wh/kg范围,循环最高可达到1000圈,已通过车规标准GB38031-2020,并与知名无人机、eVTOL企业达成合作。
9月25日,孚能科技表示,目前公司半固态电池已获得三一重卡、一汽解放、美国头部eVTOL客户、上海时的、小鹏汇天、沃飞长空、零重力等多领域头部客户认可。随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量产,公司半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显著提升。
鑫铂股份介绍,公司目前已经为头部飞行汽车公司供应前机舱下加强件总成、前碰撞横梁总成等零部件产品,目前处于交样件阶段,预计明年一季度末大规模量产。同时,公司也在开发飞行汽车领域客户,助力开发轻量化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
当升科技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固态锂电材料持续放量,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率先实现吨级出货,双相复合正极材料荣获中关村论坛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推介,相关产品已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多家固态电池客户,成功应用在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