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下调。
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自当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降低75元和70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调价是2025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第八次下调。自此,年内成品油价格整体呈现“六涨八跌六搁浅”的格局。据测算,本次调价后,普通私家车车主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将少花3元左右。
国际原油市场方面,截至北京时间10月13日11时,WTI11月原油期货价格报每桶59.88美元,上涨0.98美元;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报每桶63.73美元,上涨1美元。
对于近期国际油价走势,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政己分析认为,当日国际原油盘中上涨主要受技术面反弹及地缘局势支撑。他表示,在前一交易日油价大幅下跌后,技术面存在反弹需求,同时俄乌地缘局势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对油价形成一定支撑。此外,美国关税调整也是导致国际油价短期变动的因素之一。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10月13日第十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64.27美元/桶,变化率为-1.34%,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分别下调75元/吨和70元/吨,折合各标号汽柴油升价均下调0.06元。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姜娜表示,近期国际原油期货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她指出,OPEC(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增产预期以及美国能源信息署上调今年美国原油产量预期,均令油价承压。尽管美国能源公司削减了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数量,一度带动原油期货在10月13日盘中反弹,但利空因素仍占据主导。
国内成品油市场亦同步走弱。金联创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92#汽油均价为8036元/吨,较9月末下跌75元/吨;95#汽油均价为8315元/吨,较9月末下跌70元/吨;0#柴油均价为6943元/吨,较9月末下跌77元/吨。
姜娜解释称,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后,由于10月实际工作日缩短,厂商销售压力明显增大。而下游需求平淡,导致汽柴油价格承压小幅下探。
展望后市,姜娜认为,新一轮计价周期伊始,变化率或负向宽幅开端,消息面对市场指引依然偏空。步入新一轮计价周期,原油变化率以负向宽幅运行为主,零售价面临“二连跌”概率较大。
从供需方面来看,姜娜分析指出,山东地炼及主营炼厂开工负荷或小幅下降,因此汽柴油资源供应或相对减少。同时,由于近期暂无节假日利好,车辆出行以日常通勤为主,出行半径有限,故汽油需求转淡;柴油方面,随着北方部分省份持续性降雨结束,户外终端用油单位开工负荷得以提升,故柴油需求面向好。但时至中旬,厂商以出货赶量为先,预计国内汽柴油市场行情下行压力犹存,其中柴油市场抗跌性相对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