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将科学突破转化为现实解决方案的关键力量。
10月13日,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全体大会在上海开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嘉宾齐聚这片创新热土。这是自2004年首届世界工程师大会在上海举办之后,全球工程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中国。

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现场。(中国科协供图)
“21年前,中国在工程领域还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角色;今天,中国正以工程领先大国的姿态,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工程界力量。”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龚克说。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且唯一代表全球各类工程专业和学科的非政府组织。中国科协1981年加入联合会以来,始终积极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与变革的关键时刻:联合国发布的《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仅35%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顺利,近一半进展缓慢,18%出现倒退。
“工程创新与实践已成为应对关键挑战的关键力量。”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穆斯塔法·谢胡说。
从保障清洁饮水和能源,到建设韧性基础设施,再到应对气候变化……工程实践已深度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此同时,智能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动工程从“建造”走向“智理”。
今年大会以“工程塑造绿色未来”为主题,呼吁全球工程界承担起历史责任,加强工程能力建设,加速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现场。(中国科协供图)
——打造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网络。
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从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到人形机器人,再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来自中国的工程科技成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着关键作用。
大会期间,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家围绕“工程科技前沿”“绿色工程发展”“工程能力建设”3个主论坛议题和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信息通信、韧性城市4个平行论坛,共同探讨应用先进技术加速工程领域的绿色化进程,为国际工程科技交流打开新空间。
——打破工程人才发展流动壁垒。
构建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工程人才队伍,是全球工程发展的必答题。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促进工程教育与新产业深度融合;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中国的工程教育质量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缅甸、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对口组织签署工程师互认协议,推动中国工程师走向世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标准的互认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协同,充分释放广大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为全球工程人才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现场。(中国科协供图)
——以中国实践赋能全球工程力量。
在合作模式、技术标准与开放生态的多维探索中,中国正以大国担当,汇聚全球工程力量。
中老铁路建设中,中国不仅提供技术,还帮助老挝培养了首批铁路专业人才;非洲“万村通”项目中,中国数字电视技术与标准不仅落地应用,更助力当地构建起自主的内容制作与运营能力……
回望2004年,首届世界工程师大会发布《上海宣言》,明确了工程师群体的责任与承诺。如今,本届大会将发布新的《上海宣言》,为破解可持续发展全球困局提供“最优解”。
正如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所说:“我们愿与全球工程科技界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推动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世界经济复苏与长远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动能,共同塑造全球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