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3 22:04:59 股吧网页版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城乡融合、协同创新双提速——长三角一体化涌动发展新活力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0月13日电 题:城乡融合、协同创新双提速——长三角一体化涌动发展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魏一骏、胡洁菲

  金秋时节,稻香蟹肥。丰收秋景里的长三角,涌动着蓬勃的发展活力。曾经“多不管”的毗邻区,正变身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热点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正随着行政壁垒的打破和制度的完善日益深化;城乡融合与协同创新的快速推进,正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力驱动。

  毗邻区变身城乡融合热点区

  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和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丹阳社区仅一巷之隔,原本是社会治理的末端,却随着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的设立,成为跨省融合、高效治理的新样本。

  近日,户籍在南京、工作在马鞍山的吴先生到警务室办居住证,因忘带身份证担心白跑一趟,不料在“江苏综合窗口”核验身份后,就能在“安徽综合窗口”办理居住证。

  以治理融合为发力点,长三角城乡融合持续深化。近年来,安徽对标沪苏浙,利用人才交流、人才自由流动等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区域协调机制作用,让毗邻区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上午9点多,上海游客徐女士已在山塘老街吃完早饭,拎着浙江平湖的“老鼎丰”玫瑰米醋在咖啡店歇脚。“半个小时就在浙江、上海走了个来回,这样的跨省漫游太奇妙了!”

  浙江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党总支书记金建东说,山塘老街横跨浙沪,曾因行政区划分割发展受困。2016年,浙沪两地启动“明月山塘”景区建设,统一建筑风貌、共享旅游资源、联合招商运营,老街修旧如旧,商铺业态互补,游客漫步其间已感受不到省界的存在。

  城乡融合创造的是发展效益,缩小的是发展差距。上海金山区与浙江平湖市不仅打通商业街,还在毗邻地区发展高附加值农业新产品,努力实现跨省合作共赢。

  破壁立制促创新协同再深化

  湖州南浔区的惠智康(浙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之前在位于上海的南浔(青浦)人才科创中心进行研发,去年研发获得突破后到南浔区的长三角高层次人才科创基地投入转化。

  破除行政壁垒,激活要素流动。从上海青浦到浙江南浔,惠智康迁移的直线距离不到80公里,享受的是长三角人才、技术、制造配套等要素流动叠加的便利。南浔区人才产业集团董事长虞岱说,打破区域限制、转变协同方式,传统的“本地筑巢”正变为“邻凤筑巢”。

  协作载体不断创新,科创协同走深走实。行驶的汽车上,各种噪音叠加,多个人在说话,智能中控设备听谁的、作何反应?这是计算机语音识别领域的经典技术难题。

  去年,三省一市联合发布首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其中的“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由位于苏州的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开展攻坚,思必驰优化抗噪语音识别引擎以及声纹识别等技术。如今,合作新成果已运用在长三角制造的汽车上,主驾、副驾和其他乘客的声音可以被车机更准确识别和理解。

  沪苏浙三省市交界点的方厅水院,主会馆宴会厅天花板上的荷叶灯,可以还原从日出到星夜的光线变化,满足不同场景灯光需求。支撑这一技术新成果的,是复旦—欧普全球智慧照明校企联合实验室。在那里,适老光环境、大空间光环境等课题正推进研究。

  深度融入一体化,协同创新蕴新机。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副院长张万路说,这个校企实验室正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优势,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培养创新型人才。

  今年7至8月,沪苏浙皖四地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该法规自9月1日起同步施行。这是长三角首部以协同立法的形式针对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制定的地方法规,是长三角“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以制度创新推动全方位协同创新的新尝试。

  融合创新迸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秋收时节,嘉善窑望丰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入业务繁忙期。由浙江嘉善县干窑镇多个村庄组建的这个农事服务企业,提供从育种育苗、耕收服务到粮食加工、农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

  依托长三角科技赋能,接单耕种长三角的农地,该公司已累计耕作长三角区域农田达3万亩,其中江苏吴江有1000多亩,上海青浦约500亩。

  科创协同与城乡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助推长三角迸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依托5G等先进技术建设的农业虫情、农田、土壤、气象智能监测站,正全天候监测水稻成熟情况。再过20天左右,这里的“江村大米”将开镰收割。绿色有机、高科技含量双重助力,让“江村大米”最高能卖到12元一斤。

  这个季节,游客们乘着沪苏湖高铁列车,循着稻米香来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不仅能品尝稻蟹的鲜香,还能一窥长三角一体化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场景。

  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线,国产首台商用200kV场发射透射电镜,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投产投用,显示着城乡融合、协同创新双提速带来的新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