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10月13日讯(记者祁和忠)由紫金矿业分拆出来的紫金黄金国际,9月底在港交所挂牌,该股发行价71.59港元,总募资额近250亿港元,仅次于宁德时代的410亿港元,是香港年内第二大IPO。自上市以来,该股高开高走,交易火爆,上周五收盘价130.40元,较发行价的累计涨幅达82%。
分配结果公告显示,此次有29家机构获得紫金黄金国际的基石认购份额,包括新加坡主权基金GIC、黑石、施罗德、韩国未来资产等。由于受到机构疯抢,内资公募基金公司中,仅有汇添富、富国基金两家公司(注:包括它们的香港子公司),分别获配5000万美元、3000万美元。
另外,易方达、华夏、博时等基金公司因与同一集团中关联分销商的关联交易,在国际发售中获得较多配售。
重仓紫金黄金国际母公司紫金矿业,这是汇添富、富国能双双成为紫金黄金国际基石投资人的原因之一。今年中报数据显示,汇添富价值精选、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等都重仓紫金矿业,连续重仓时间分别为七个季度和八个季度。
汇添富与富国基金都有十分重视主动权益投资的传统。汇添富的总经理张晖和富国基金的总经理陈戈都出身基金经理,并且曾是多年的同事。2005年4月,张晖离任富国天益的基金经理,加盟汇添富,负责汇添富投研体系的搭建。陈戈接任富国天益基金经理,在其后9年创造了18.52%的年化回报。
在张晖、陈戈先后接力担任富国天益的基金经理期间,该基金连续41个季度(10.25年)重仓投资贵州茅台,创造了A股公募基金史上的一段佳话。期间,陈戈曾经历2013年惨烈下跌的严酷考验,依靠巨大的勇气和坚毅的品质,成功穿越。
汇添富与富国基金的投研文化渊源颇深,此次双双获得紫金黄金国际的基石配售,可谓偶然之中有必然,是这两家公司主动权益投资一脉相承,持续发展的成果。
富国基金是“老十家”之一,成立于1999年。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共有五家,包括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福建国际信托等,持股比例都是20%,形成了一种比较均衡的股权结构。
规范的公募基金业近27年来的发展证明,这种相对分散和均衡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现代公司治理,更有利于股东和持有人的中长期利益,可以有效规避一股独大所带来的大股东干预公司日常经营的问题。
富国基金首位总经理为李建国,是公司筹建组的核心成员,公司成立后担任总经理,直至2008年离任。他重视公司的合规经营与品牌形象,愿意与外界沟通。在“老十家”首任总经理中,他是一位比较自律和克制的高管。
在2000年发生的“基金黑幕”事件中,《财经》杂志的报道曝光了公募基金业的“对倒”、“倒仓”等操纵市场的违规违法问题。针对媒体的监督,十大基金公司发布联合声明予以否认。然而,2000年底,监管部门对十家基金公司进行全面检查,结果发现只有嘉实基金和富国基金两家公司未发现有违规问题。
富国基金从成立之日起,就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建国的坚持,为公司的守法合规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富国基金不仅是公募基金业守法合规的典范,而且是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在基金公司扎堆的上海,富国基金多年来之所以能稳坐第一把交椅,这是根本原因。
从2008年起,富国基金实行经理层的全球市场化选聘,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2008年至2013年,原嘉实基金副总经理窦玉明受聘担任总经理。2014年初至今,陈戈担任总经理。
近十多年来,富国基金持续加强投研团队建设,人才荟萃,旗下优秀基金经理包括张峰、宁君、范妍等,备受持有人认可和尊敬。
张峰,人称港股投资“老大哥”,他自2012年9月4日起担任富国中国中小盘的基金经理,13年来的年均复合年化回报率达12.64%。
宁君,2011年8月加入富国基金,从助理研究员做起、一步步晋升为基金经理,是富国基金内部培养出来的高手。她自2018年9月5日起担任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化回报率达14.33%。
范妍,曾任圆信永丰副总经理兼基金经理,中长期业绩优秀。她于2024年5月加盟富国基金,凸显富国基金对优秀基金经理的强大吸引力。她现在管理着富国稳健增长A、富国均衡投资等两只基金,开局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