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9月宣布降息,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正式开启。在此背景下,增配港股已成为多家机构的共识。在机构看来,港股对全球流动性较为敏感,当前正处于“估值洼地”,且受益于美元走弱及人民币资产重估,因此具备显著的配置价值。
9月以来,多只港股相关ETF迎来资金大幅流入。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9月以来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份额增长108亿份,按照1.02元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合计获得110.42亿元资金净流入。此外,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易方达恒生科技ETF、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广发港股创新药ETF、易方达港股通互联网ETF等产品在此期间均获得30亿元以上资金净流入。
富国基金发表公开观点认为,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中,港股有望率先受益,这主要基于三大逻辑:
首先,作为典型的离岸市场,港股对全球流动性,尤其是美元流动性的反应敏锐。历史情况表明,当全球“水龙头”拧开时,港股往往率先接到“活水”,弹性也更大。
其次,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引导美元进入弱势周期,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同时,港股上市公司以港币计价的盈利在换算成美元时会被放大,从而提升港股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
最后,当前A股和港股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仍是“估值洼地”。随着美联储降息,全球资本面临从高估值的美股流出、进行再平衡的需求。风险偏好的回暖或将驱使更多资金流向包括港股在内的新兴市场,特别是那些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中国优质资产。
在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看来,随着9月美联储降息,全球市场流动性有望得到提升。同时,外资和一些研究机构的投资动作也表明,他们正纷纷将目光转向港股市场。此外,南向资金对港股的青睐也有望为港股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流动性,叠加利好政策的继续发酵,将为市场营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预计港股市场将呈现震荡向上的趋势。
汇丰晋信基金基金经理周宗舟发表公开观点表示,尽管港股互联网板块已积累一定涨幅,市场观点出现分歧,但无论从纵向历史估值比较,还是从横向对标美股科技巨头来看,当前龙头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仍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其持续看好中国优秀的龙头互联网企业。这些公司正处在主业稳步复苏与AI趋势催生估值空间的叠加阶段。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逐步回归正常水平,互联网公司主营业务的利润率修复有望更为强劲,而当前市场对AI相关叙事的估值并未充分反映其潜力。
“此外,随着DeepSeek等创新力量的涌现,中国互联网企业在AI领域的布局已具备与国际科技巨头比肩的实力。无论是在云计算、AI应用方面,还是在底层通用大模型等领域,这些龙头企业均已展现出全球竞争力。”周宗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