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信托资管市场分化明显
受到市场和季节性因素影响,9月的信托资产管理市场呈现分化态势。非标产品借季末效应与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助推而“量价齐升”,标品业务则受A股震荡、债市收益承压影响陷入调整。总体来看,信托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特征。
9月,非标信托产品的成立市场显著回暖,呈现量价齐升态势。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9月非标信托已披露成立数量1138款、环比增长7.64%;已披露成立规模546亿元、环比增长22.65%。
从投向领域来看,基础产业和非标金融领域是绝对主力,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九成。其中,非标金融类产品成立规模环比增速最快,而基础产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增加显著。
具体而言,非标金融类产品9月的成立规模环比增速达到48.95%。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非标金融类产品成立规模增长,主要是受信贷资产受益权转让业务影响较大。季末出于调整信贷规模、盘活存量资产的需求,银行经常加大信托渠道转让信贷资产收益权的力度,而非标信托则是承接此类业务的重要载体。
此外,基础产业类信托在9月的成立规模环比增加18.55%,新增46.98亿元。从区域投向来看,江苏和浙江两省的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规模增长明显。其中:投向江苏省的已披露成立规模为56.86亿元,环比增长24.97%;投向浙江省的已披露成立规模为21.06亿元,环比增长44.58%。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分析称,非标信托产品9月成立规模增加明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季度末考核压力下,信托公司为冲刺业绩目标加速项目落地,部分项目集中在季末成立;第二,政信类业务风险预期改善,吸引资金回流;第三,在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基建项目收益相对稳定的优势凸显,叠加政策鼓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推动基础产业信托规模增长。
在非标信托业务回暖之际,标品信托则遇冷。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9月标品信托共发行1299款,环比减少207款,环比下降13.75%;已披露的发行规模环比下降26.52%。包括固收类、权益类及混合类等多种产品在内的发行数量均出现下滑。
分析标品信托9月遇冷的原因,帅国让表示主要还是受市场表现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信托公司因此放缓了标品信托的产品发行节奏”。
有信托业内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信托业“三分类”新规实施后,标品信托成为各家公司重点发力业务,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持续增加。“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回报提升明显,权益资产成为当前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必选项’之一,信托资金也在持续入市,因此短期震荡下的标品信托规模缩减不会改变这一长期趋势。”该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