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冲刺四季度经济哪些增量政策值得期待?
◎记者白丽斐李苑
四季度是全年经济工作冲刺的收官季,也是谋划下一年发展的关键期。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一揽子宏观政策持续落地,效能不断显现。
受访专家认为,全年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预计四季度需要15万亿元左右的投资总量和13万亿元至14万亿元的消费总量。在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等领域或将推出增量政策,并强化现有政策的执行,结合财政、货币、行业政策打出组合拳。
大宗消费支持政策或将再加码
为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一揽子提振消费举措持续落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今年前8个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四季度持续推动大宗消费的支持政策,并且可能再加码。”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以旧换新继续扩大补贴范围、简化申请流程。家电和家装消费联动,老旧小区改造等持续推进。在创造消费新亮点方面,政策可能会在健康、医疗、文旅、数字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发放消费券。积极推动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
一些创新型服务消费政策有望在四季度落地。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等地表示将加紧拿出行动方案,培育打造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育儿补贴发放、股市回暖等因素或将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供支撑,‘金九银十’也将发挥作用,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万亿元,消费对GDP贡献率将超过50%。”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上证报记者说。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撬动投资
冲刺四季度,多地近日召开推进会、动员会,部署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9月30日,安徽举行2025年全省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本次开工重大项目587个,总投资3323.8亿元;10月9日,湖北召开2025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要求鼓足干劲、加压奋进,奋战四季度、决胜“十四五”,在全省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重大项目建设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预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面向将要开工或已开工未完工的项目,用作项目资本金,以尽快实现实物工作量的增长。按照过往经验来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对四季度基建投资起到一定撬动作用。
据了解,江苏太仓自来水扩建项目、广西白龙核电项目等首批资金已落地。从各地公开信息来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加强调支持新质生产力与技术改造升级。
章俊认为,四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预计剩余6800亿元,政策层面将督促已发行的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2025年四季度可能会提前使用2026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
此外,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文件有望近期出台。洪涛认为,将出台政策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完善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机制,重点鼓励投资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章俊也表示,将放宽市场准入,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在电信、能源、医疗等方面给予创新政策支持。
稳外贸政策利好将集中释放
四季度,中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将继续迈出实质性步伐。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倒计时。按照安排,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封关运作。《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提出将逐步放宽或者取消外商投资旅游业在准入资格、投资占比、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为继续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广交会继续推出更大力度惠企举措。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志华介绍,本届广交会在助力外贸“向新”“向智”“向绿”发展上都有新亮点、新体现。
在外资准入持续扩大方面,今年初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系列稳外资举措,并要求2025年内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其中,包括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据了解,2025年版新目录将重点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同时也鼓励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一系列政策利好将于四季度集中释放。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强化财政与金融支持,优化退税服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加大对外向型产业受损企业和失业人员的纾困帮扶。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广成熟经验,扩大政策覆盖面,促进跨境电商规范发展。
华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出口仍需保持逐月观察的态势,中央财政进一步发力对耐用品消费实施更大力度的补贴以对冲出口下行压力仍有较大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