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家支付机构接连收到监管部门“罚单”,分别为深圳市美的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支付”)、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以下简称“拉卡拉”)、天津城市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一卡通”)、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付支付”)、南京市市民卡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市市民卡”)。违规事由主要涉及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
美的支付罚单受关注
具体来看,美的支付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给予警告处罚,并被处以281万元罚款;天津一卡通因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规定,被罚款3万元;拉卡拉因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6.14万元,罚款25万元;智付支付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警告、通报批评,合计罚没约69万元;南京市市民卡因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警告、通报批评,并被处以罚款8.5万元。
其中,美的支付罚单引发业界普遍关注。资料显示,美的支付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成立于2011年。2012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全国互联网支付牌照、移动电话支付牌照。2024年支付业务类型重新划分后,美的支付业务类型调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业务覆盖范围为全国。该机构作为承担美的集团所有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唯一主体,重点打通供应链、供销端、售后和物流等场景,为美的集团各事业部、上下游、售后、物流解决货币支付、资金清算等业务。
从行政处罚情况来看,美的支付被“双罚”。该机构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罚。时任美的支付副总经理易某芬因对美的支付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罚款62.5万元。
“从上述支付机构被罚原因来看,反映出机构在业务扩张中可能存在对交易全流程合规管理的疏漏,特别是账户与清算环节,需要机构提高警惕。”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支付机构被罚凸显“双罚制”常态化、违规领域高度集中、监管广度深度提升三大特征,传递出监管从“事后惩戒”向“全链条穿透”的深刻转变,表明行业持续向质量导向转型。
加强合规管理是重点
今年以来,支付行业的强监管态势仍在延续,年内支付机构已收到超过70张罚单(以公布日期为准)。监管部门对支付机构的处罚覆盖了反洗钱、商户管理、收单业务、预付卡业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多个方面。同时,在支付机构违规事由中,也出现了此前未加以关注的事项。比如,山东一通支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未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被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予以警告。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监管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责”转变。这不仅是传统支付业务受到监管,新兴领域如跨境支付、数字支付、储值账户运营等也成为监管重点。这些表明监管层正在通过高频违规事项的打击、高额罚金的震慑等方式,推动支付机构加强合规管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田利辉认为,未来监管将聚焦三方面,一是传统领域深化,如反洗钱、商户管理;二是科技监管升级,强化交易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三是全链条监管,从“资金安全”延伸至“系统安全”。
对于未来支付监管的重点领域,娄飞鹏认为,账户与清算管理合规性,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将成为监管重点。当前反洗钱监管进入更严格阶段,跨境支付业务涉及外汇管理、资金流动监控等环节,监管将更加细致。因此,支付机构仍需加强关注反洗钱与数据安全领域,增强公司治理与高管责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