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冀川
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展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征集工作。《通知》介绍,征集对象为有信贷、债券、股权、保险、上市、并购重组等融资需求的制造业企业,并提出四方面服务支持内容。
首先,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协同联动,会同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完善企业标签等信息,将企业融资需求及时推送至相关金融机构并持续跟踪融资对接情况。鼓励产融合作城市试点加强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协同,积极探索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协同联动,这种跨部门的合作模式具有显著优势。从过往成功案例来看,在某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紧密合作,通过共享企业数据和信息资源,精准识别出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但面临融资难题的制造业企业。
袁帅进一步称:“将企业融资需求及时推送至相关金融机构并持续跟踪融资对接情况,也极大地提高了融资效率。”
其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融资服务。加大“中试险+研发贷”“中试保融通”等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与高水平制造业中试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等对接服务力度。完善“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工作体系,密切与证券交易所工作联动,联合开展上市培育等,推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许多科技型制造业企业通过与证券交易所的合作,接受了专业的上市培训和指导,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些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实现了快速发展。
再次,对于重点企业,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工作团队专人跟进、促进对接。会同行业协会等加强与金融机构协同合作,运用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多样化工具,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适配的融资模式和金融产品。
最后,对于融资需求集中的地区或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推动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组织产融合作城市试点“一城一策”投融资路演等针对性对接活动,提升企业融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
张翠霞说:“《通知》提出的服务支持内容,从多方协同联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融资、专人跟进重点企业到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制造业企业融资支持体系,这一体系将有效解决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