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涵盖资质、税费、物流等跨境贸易全流程;
惠及生产、贸易、仓储、物流、电商、金融等各类企业,满足了国际贸易“一站式”作业要求;
日申报量最高达100多万单,日申报金额最高达200亿元……
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上线以来,平台业务已覆盖全省所有口岸和各类特殊监管区域,实现了与30个口岸管理部门总对总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提供服务事项1400多项,国际贸易领域“一网通办”,山东外贸企业通过山东“单一窗口”申报进出口额占比70%以上。
通过山东“单一窗口”申报进出口额占比七成以上
2015年10月,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下简称山东“单一窗口”)正式上线,之前繁琐的外贸流程和分散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入口。“单一窗口”平台整合了跨领域流程和数据,首次实现了一系列贸易服务的线上统一入口。
经过十年发展,“单一窗口”平台从建成之初只对接海关、边检部门的3个系统,到如今打通30个部门“数据壁垒”的39大类184个子系统1400余项服务事项,构建起“一网通办”的国际贸易服务体系,让“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让“有偿申报”变为“无偿服务”。
现在,山东外贸企业通过山东“单一窗口”申报进出口额占比70%以上。整个平台有12万家注册企业、49万家服务企业,5.39亿单进出口申报量、20万亿元申报金额,日最高超100万单的高效运转。
“平台的初期,实现了表格电子化,将线下奔波移至线上。如今,平台对接海关、海事、边检、引航站等口岸监管部门及服务单位,实现了船舶运输工具”一单四报“。我们一次录入,可以办理海关船舶进出境业务、海事船舶进出境业务、边检船舶进出境业务以及入境船舶引航申请业务,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中国外轮代理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班轮部副总经理黄欣说。
清关时效提升80%,为企业节省超10亿元
能级的跨越带来的是效率的提升。
如今,山东“单一窗口”的“一单四报”模式已经升级为“一单五报”模式,将企业原本需要向海关、海事、边检、引航、港口录入的400余项数据减少至不到300项,实现“一单到底”。
“接入山东‘单一窗口’平台后,给我们带来质的飞跃。过去手续繁杂,货物在港压箱时间普遍超过72小时,现在是一次填报、秒级放行。”山东迅吉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关务部负责人李梅说。
李梅介绍,传统模式下流程繁琐、耗时冗长,清关申报需在多个系统重复录入数据,准备十余份报关报检纸质单证,再分别提交至海关、检验检疫等窗口核验,这一环节平均需要1-2个工作日;换单环节需派专员携带纸质提单前往船公司柜台人工办理,至少耗时一天半左右,所以受手续繁杂的影响,货物在港压箱普遍超过72小时,不仅产生高额滞箱费、堆存费,还需配置 2-3 名专职人员负责单证流转与现场协调,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接入山东‘单一窗口’平台后,同样这批货物通过平台‘一次填报’,数据同步推送至各监管部门并联审核,清关环节实现‘秒级放行’;换单环节全程电子化,换单、压箱、提货流程一体化办理,仅需不到 0.5 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李梅说。
经过十年发展,山东“单一窗口”在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持续发力,口岸物流协同平台将进口提箱时间从2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清关时效提升80%,为企业节省成本超10亿元。
同时,山东“单一窗口”还在全国率先实现船舶“一单五报”,减少数据录入超百项;全国首个二手车出口综服平台助力3.2万辆汽车扬帆出海,货值突破32亿元;“互联网+外贸+金融”模式助推信保投保3天破万家。
年均处理故障50余次,均在30分钟内解决
“您好,这里是山东‘单一窗口’……”在山东省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政务服务中心,键盘声、应答声此起彼伏。一周热线响应约2000通,每周共响应约2万条问题。
“这里的编码填写错误,您再核实下。”在微信群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看到用户填报中存在的问题。除了服务热线,山东“单一窗口”还开通了QQ群、微信群等近50个线上社群,覆盖约4万名用户,方便了解用户需求、及时解决问题。一个个“卡点”,在这里被迅速疏通,避免一单货被“甩船”、一辆车卡在环节上。
平台的高效率运转离不开强劲有力的服务保证。山东“单一窗口”的“95198”热线7×24小时全天候响应,25万个咨询电话接通率99%、满意度100%;145万次咨询响应“零延迟”,规范且标准地处理咨询、投诉、求助及建议等各类事项。同时,415场培训赋能5万外贸人,为外贸企业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