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2 06:13:30 股吧网页版
智慧种植保高产
来源:经济日报

  金秋时节,江淮大地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安徽农垦集团夹沟农场公司的玉米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基地负责人蔡中利捧着饱满的玉米穗,向记者算起增收账:“过去浇地靠漫灌、施肥凭经验,现在手机点一点,水肥直接送到玉米根上,一亩地还多收两麻袋!”

  经测产,这片966.8亩的示范田亩均产量可达700公斤以上,较传统种植增幅达25%左右。这份丰收答卷的背后,是“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法”协同发力以及全流程监管的坚实护航。

  “水肥一体化要‘发力’,好土壤是基础和前提。”夹沟农场公司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朱振龙抓起一把松软的土壤介绍。为让水肥一体化技术发挥最佳效果,团队针对不同地块施行“一地一策”:调配先进农机装备,通过深耕松土、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大幅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作用,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为玉米生长打造“宜居环境”。

  “搞水肥一体化,还要选择根系发达、耐水肥、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皖垦种业宿州分公司综合部主任周斌一边检测玉米长势,一边解释。根据科研院校和专家团队的指导意见,选定两个高密玉米品种。这些品种经多年试验,能精准匹配水肥供给节奏,密植下仍保持茎秆粗壮、穗大粒满,为高产奠定基础。

  “以前别的地方铺滴灌带主要靠人工,工作效率非常低,现在用种、肥、滴灌一体机,一天最高能种200亩!”夹沟农场公司农机手牛慧宏说,他驾驶大型播种机能同步完成播种、铺滴灌带、镇压3道工序。基地配备的北斗导航气吸式播种机,实现智能化精量播种;无人机巡田不仅实现了精准靶向施策,而且减少了人工投入;智能水肥一体机设备的应用,让水肥运筹更加精准,水肥输送“不跑偏”。

  “传统种植水肥利用率不足40%,现在滴灌直达根系,利用率可达80%以上!”夹沟农场公司农技人员童士贤点开手机APP,土壤墒情、玉米长势数据实时呈现。团队根据玉米生长规律精准调配水肥:苗期少肥控水促扎根,拔节期增氮促茎秆,灌浆期增磷钾促籽粒饱满。基地根据玉米需肥规律,进行了4次追肥,促进了玉米丰收。

  “技术再好,管理跟不上也白搭。”夹沟农场公司副总经理郭良厅说,依托安徽农垦集团“千亩方”示范田创建,夹沟农场公司已构建起了“职工协管员—生产区管理员—公司领导”3级监管体系,通过“无人机+人工”实现全流程、全周期巡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发动职工参与待熟玉米看管,基地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高涨。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植”,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以“五良”组合为核心、以全周期监管为保障,夹沟农场充分利用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方式、破解传统种植难题。“科技范”十足的玉米智慧水肥种植新创举,正为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