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进一步放宽了考编年龄限制。
今年1月,四川省人社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鼓励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
9月26日,四川眉山市发布2025年下半年眉山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岗位对年龄的限制为本科学历要求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学历要求1981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
9月26日,四川遂宁市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显示,岗位和条件要求为本科生的年龄为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的年龄为1981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退役军人可在规定的年龄基础上再放宽2周岁。遂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明确,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大专、本科学历年龄要求为不超过38周岁。
这意味着上述地将事业单位的招聘年龄放宽到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
今年8月,根据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公告,报考条件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
对于大龄求职者而言,尽管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出众的工作能力,面对招聘企业的年龄限制也只能望而却步。近年来,关于取消35岁招聘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关人士指出,35岁的职场门槛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易造成就业市场内卷、人才浪费与断层。
据新华社6月24日报道,山东、新疆、贵州等地发布的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将部分岗位年龄要求放宽至45周岁以下。在此前结束的2025年省考中,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明确,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特定基层岗位如优秀村(社区)书记、工青妇专职干部等,报考年龄可放宽至40岁。相关公考释放出用人观念转型提升的积极信号。
地方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招录率先打破这一年龄限制,有助于引导企业等其他用人单位重新审视招聘年龄要求,构建更包容的就业市场。
这一调整并非简单“一刀切”,而是精准分类,主要针对基层治理岗、专业技术岗等需要经验技能积淀的岗位,让相关招录方能发现更多潜在人才,让大龄求职者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破除求职年龄限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配套政策跟进衔接。比如公务员发展晋升一般需经历一定年限和不同岗位的历练,40岁新入职者的服务期相对更短,可能更快遇到职业“天花板”。对此,可在执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的基础上完善晋升通道,同时针对不同年龄层人员特点设立相应培训项目,提升其能力。
改变职场年龄歧视的关键,是建立以技能、绩效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形成“年龄不是门槛,能力才是标准”的社会共识。如此,劳动者将不必纠结年龄“红线”,更聚焦于保持学习力、提升竞争力,实现良性发展。
放宽求职年龄限制,体现了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尊重。当各年龄段劳动者各展所长,就业市场将迸发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