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10月11日电 (记者王子谦)遍布世界各地的自由区,长期以来是促进经济增长、加强贸易互联互通的特殊经济区域。当前世界正经历技术革新与经贸格局重构,自由区如何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正在此间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自由区组织大会上,与会嘉宾进行深入探讨。
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自由区以其独特优势维护着自由贸易。世界投资大会执行理事会主席詹晓宁指出,自由区不仅提供税收优惠,更致力于构建有韧性的生态系统。具体表现在:通过数字化单一窗口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市场多元化,助力企业对接全球资源;优化物流布局,缩短交付时间;提供检测认证等服务,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以灵活的治理体系和一站式服务,为投资者提供支持。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在全球货物贸易增速趋缓的当下,区域自由贸易正快速发展。自由区应成为区域经济深度一体化的引领者,若能充分发挥迪拜、海南自贸港及东盟特殊经济区的作用,将有望形成规模仅次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全球第二大区域性市场。
全球自由区正因地制宜推进转型发展,如迪拜已成功实现由石油贸易向服务贸易的产业转型。“在过去5年间,我们吸引了6万多家企业注册。”迪拜IFZA自由区首席执行官约亨·克内希特介绍经验时说,园区针对信息技术、港口物流等不同行业制定专属政策,帮助企业完善国际标准、法律框架等合规性内容,在金融产品、企业服务、税收政策、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
马来西亚巴生港自由贸易区首席执行官林雪夏说,为降低外国中小企业投资门槛,园区提供小型仓储设施及物流、上游材料等配套服务,并设立专门机构协助中小企业对接政府部门、解读政策与激励措施。
随着数字化生态的广泛运用,利用数据和先进技术的能力已成为自由区实现高效运营的核心。乌拉圭苏纳梅里卡园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马丁·多瓦特介绍,园区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运营,运用AI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利用集成物联网开发程序,构建起连接园区与社区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会议举办地海南自贸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海南省商务厅厅长张斌表示,封关后将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便利的人员交通安排以及更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助推全球自由区创新绿色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房爱卿认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将为全球自由区建设贡献“中国方案”,未来,包括海南自贸港在内的中国特殊经济功能区将继续推进深层次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加快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与会人士称,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全球自由区网络将更为健全,共享数据、借鉴规则等方面的合作,将为促进区域自由贸易发挥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