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批准,该行吸收合并开封、平顶山、安阳、焦作、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9市农商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共82家机构,承继82家机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网点以及其他一切权利义务,原机构变更为河南农商银行的分支机构。
此次整合不仅是河南农商银行自2025年2月开业以来的首次扩容,更标志着河南农信系统“渐进式”整合进入关键实施阶段。
“渐进式”整合
留足缓冲空间
回溯河南农商银行的组建历程,其“渐进式”特征尤为鲜明。
2025年2月26日,该行在郑州正式揭牌开业,由河南农商联合银行、郑州农商银行等25家省内农信法人机构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初期并未急于覆盖全省,而是选择以核心机构为基础搭建框架。
随着82家机构被吸收合并,河南农商银行的服务网络将进一步延伸。但据记者了解,目前洛阳、鹤壁、许昌、驻马店、漯河5个市的农信机构仍处于待改革状态,暂未纳入整合范围。
“之所以保留5市待整合,是考虑到不同地区农信机构的资产质量、业务结构、管理水平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一位农信机构资深从业者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这种“成熟一批、整合一批”的思路,能有效降低改革风险,避免因快速扩张导致的管理衔接不畅、服务断层等问题,为后续全省农信资源的统一规划与高效配置留足缓冲空间。
从股权结构来看,记者通过天眼查App梳理发现,河南农商银行直接股东以河南农商联合银行、郑州农商银行等省内农信机构为主,外部资本参与度暂时不高。不过,其间接股东阵容颇具实力。在河南农商联合银行的股东名单中,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地方国企赫然在列。
“这是农信系统改革初期的阶段性特征,未来河南农商银行的股权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上述农信机构资深从业者表示,一方面,农信机构间的股权联合能快速夯实资本基础、整合原有业务资源;另一方面,地方国企间接持股,既能为河南农商银行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也能借助国企在地方产业布局中的优势,引导金融资源向“三农”、县域经济等重点领域倾斜。随着后续整合范围扩大,河南农商银行有望逐步引入优质产业资本等外部力量,股东结构将向“多元化、市场化”方向持续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参与了河南农商银行的新设合并,但天眼查App显示,河南农商联合银行仍处于存续状态,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也正常运营,持续发布行业动态与服务信息。上述农信机构资深从业者解释称,这一安排是基于全省农信系统实际需求的考量:目前省内仍有大量农信机构(包括待整合的5市农信机构)需要依赖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提供服务,例如统一的核心业务系统维护、数字金融平台搭建、跨区域资金调剂、风险防控技术支持等,这些服务短期内难以完全由河南农商银行承接,因此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并存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先例。例如,辽宁农商银行成立后,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并未注销,而是继续承担对省内部分农信机构的服务与指导职能。同样,辽宁省、河南省的农信改革均采用了“渐进式”组建省级农商银行的路径,这种模式既兼顾了改革的系统性与稳定性,也为其他省份的农信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随着河南农商银行对9市82家机构整合的逐步落地,后续需重点关注资产划转衔接、人员分流安置、不良资产处置等问题。而对于待整合的5市机构,如何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设计差异化整合方案,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未来,随着股东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河南农商银行将成为推动省内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更多村镇银行
被纳入其中
河南农商银行此次将吸收合并的82家机构中包括4家村镇银行。将村镇银行一并纳入并非个例,而是近年来省级农商银行优化区域金融布局的常见操作。
在省级农商银行整合村镇银行的实践中,不同省份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了差异化路径。
内蒙古农商银行采用“一步到位”的组建模式,成立时便将区内农信机构,以及由这些农信机构发起设立的区内村镇银行全面纳入整合范围,通过统一股权架构、业务系统与管理标准,快速实现全区农信资源与村镇银行服务网络的深度融合,有效避免了分阶段整合可能出现的衔接问题。
辽宁农商银行则选择在正式组建后推进村镇银行整合,将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逐步吸收合并至体系内,通过先行夯实省级银行运营基础,再针对性解决村镇银行规模小、抗风险弱等问题。两种模式均为区域农村金融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袁帅认为,省级农商银行在组建和扩容过程中将村镇银行一并纳入考量,可能是基于风险防控、资源整合、服务下沉等多重因素的综合研判,且能为区域金融生态与农业发展带来多维度益处。
从考量因素来看,一方面,部分村镇银行受规模小、资金实力弱、风控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在服务农村市场时面临“单打独斗”的困境,尤其在应对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波动大等问题时,抗风险能力不足。省级农商银行通过整合,可将自身成熟的风控体系、资金管理经验下沉至村镇银行,帮助其化解存量风险、提升合规经营水平。
另一方面,村镇银行深耕县域及乡镇市场,拥有丰富的基层客户资源与本地化服务经验,省级农商银行整合村镇银行,能快速获取这些“接地气”的市场资源,避免重复铺设网点的成本,实现服务网络的高效扩张,更好地覆盖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区域。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认为,省级农商银行整合村镇银行可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与客户基数,增强整体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统一的品牌管理、产品体系与技术平台,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的标准化与高效性。对村镇银行而言,加入省级农商银行体系后,可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更先进的技术系统与更完善的产品矩阵。例如,可以借助省级农商银行的数字化平台提升线上服务能力,摆脱以往“小而弱”的发展局限。
林先平进一步表示,对农村金融市场与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整合后的金融服务体系能提供更连贯、更全面的支持,无论是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融资需求,抑或是智慧农业发展所需的科技金融服务需求,都能通过统一的服务网络得到满足,这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服务散”的问题,为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力。
袁帅认为,河南农商银行此次整合实践,为全国省级农商银行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样本。未来,随着省级农商银行在股东结构优化、区域机构整合与服务能力提升上的持续探索,其服务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