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资本市场回暖,居民资产配置也出现新变化: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成为居民短期资金理财的重要去向,其中“含权”产品备受追捧,同时,也有更多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通过直接开设证券账户进入股市。
含权类理财产品,即包含权益投资的产品,一般指配置了一定比例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者指数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其风险等级覆盖R3-R5,多为R3等级。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在售和募集中的混合类及权益类理财产品超过300款。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年初至今,权益类及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259只,规模为727亿元,去年同期为217只、规模为371亿元。
“今年我们也注意到了居民资产配置的新趋势,特别是在股市向好的情况下,含权益类的理财产品销售都很不错,很多客户在前一款理财产品到期后会主动询问有没有‘固收+’类似产品。从收益来看,我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以来发行的债券类理财产品,全部实现了到期正收益。”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在固收资产收益持续下行,以及权益市场回暖的背景下,银行理财资金呈现了向含权类资产流动的现象,但基于银行理财的客群定位,投向固收类资产的资金仍占多数。”普益标准报告指出,在新发市场方面,市场对于含权类理财产品的接受度有所提升。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指出,2025年上半年理财直接权益配置规模降至五年低点,但通过基金间接配置的规模却达到五年高点。自8月以来,混合类与“固收+”等“含权理财”发行量显著提升,预计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理财资金增配权益产品的规模合计将超过千亿元。
开户“入市”也成为投资热门。方正证券研报显示,从股票市场情况看,8月份上交所A股账户新增投资者开户数超过了265万户,2025年上交所累计新增开户数1721万户,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48%。同时,A股两融规模9月份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刷新了2015年的最高纪录,持续新高的两融余额反映出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在不断提升。
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称,考虑到8月理财规模较去年同期少增约1500亿元,推测非银存款高增主要由于居民资金向券商保证金账户和权益类公募基金迁移。8月A股新开户数量达到265.03万户,较7月增加约35%,同比增加约165%,A股日均成交额达到2.25万亿元,超过2024年9月及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