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一位27岁的女生与其奶奶共同住进养老院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上观新闻等媒体报道,祖孙二人入住的是位于浙江省乐清市的一家养老机构,目前,二人所住房间相邻,奶奶每月的住宿费为2600元,该女生的住宿费为1500元。从相关报道来看,该养老院刚开业不久,探索老年人与年轻人共同居住的模式,也是其发展方向之一,并为此专门划分出一层楼供年轻人选择。
其实,养老院里住进年轻人,并非新鲜事;探索老年人与年轻人“跨代共居”的模式,浙江乐清这家养老机构也不是首创。之前,广东佛山、江苏苏州、浙江缙云等地的多家养老机构都发布过类似的信息或者正在进行相关的探索。目前来看,不同的养老院所推行的“跨代共居”模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养老院借助地域特色打造出适配两代人需求的差异化场景;有的则推出了年轻人通过提供助老服务可以享受租金减免优惠的方案;还有的在空间融合和功能分区的设计上更加注重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平衡等。
不可否认,养老院探索推出的这种“跨代共居”模式,不管是对入住对象来讲,还是对养老机构自身来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其打破了入住对象年龄的界限,促进了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为养老院注入更多年轻活力的同时,也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更多新鲜感。对年轻人而言,“跨代共居”也为他们带来一种新的居住选择;在推行“服务换优惠”的养老院,还能通过助老服务减轻租金负担。此外,“跨代共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养老机构闲置空间与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不过,“跨代共居”毕竟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制度规则、服务标准与配套保障还不够完善,面临的各种挑战同样不可忽视。就像如何平衡代际间生活习惯的差异,避免因作息、社交方式不同引发的矛盾;如何明确“助老服务”的量化标准,避免权责争议带来的矛盾;如何让养老院的硬件与服务更好地适配两类群体的需求;如何消除社会层面对“年轻人住养老院”的偏见等。这都需要更多政策层面的引导与规范,以及社会各方的协同参与和持续探索。只有将这些挑战逐一拆解,使政策框架更清晰、机构服务更适配、社会认知更包容,养老院里的“跨代共居”模式才能不断突破个案探索的局限,逐步走向成熟与可持续,从而为有效破解养老、安居等难题提供更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