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奉贤区获悉,金汇“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取得重要进展,项目首批集中签约工作(07-09地块)已于10月10日收官,共涉及102户居民,签约率达到100%。
金汇“城中村”改造项目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范围达1102亩,全面践行“留、改、拆”相结合的城市更新理念,项目开发建设周期约十年,共涉及两个独立但并行推进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其中,“金汇水城”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51.84 亩,将重点依托“三横两纵”河港水系资源打造滨水活力社区;“金汇融城”占地约649.9亩,将依托“北产南居”城市格局、呼应大吴泾总体定位打造产城融合的品质生活区域。
金汇镇位于市奉贤中北部,是奉贤新城的核心承载区之一,向北与浦东新区、闵行区接壤。20世纪70年代后期,奉贤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金汇港开浚项目启动,大量奉贤居民由此迁至金汇港出海口,本次“城中村”改造的核心区域——如今的金汇老镇区也因此而兴,并在20世纪80至90年代经历了大发展。
随着城市发展的重心转移,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金汇老镇区的发展一度放缓。如今的金汇老镇区,大部分城市界面依然保留了1980到1990年代的风格。墙面斑驳,建筑质量相对较差。
事实上,从区位上看,金汇老镇区是“三水交汇”、奉贤新城以及临港新片区叠加影响的关键节点,在宏观区域层面还处于“大吴泾”板块规划范围内,战略意义重大。本轮“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后,将有效赋能当地区域产业和人口导入的战略发展。
记者了解到,本次金汇“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中,两个项目均将采用“留、改、拆”相结合的改造路径。其中,“金汇融城”共涉及4块区域,将聚焦产城融合,打造产业地标。具体来看,金汇融城将衔接奉贤绿环专项规划,贯通区域绿道网络,调整汇中河、老金汇港、达令港、北横河河道蓝线,打造“一环四廊,一核多点”的空间景观结构和不同主题的滨水廊道,从而构建全龄段、多层次的邻里服务体系,让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各项功能服务得以落地。
其中,汇中河廊道将打造汇聚商业人文活力的“千米长街”;达令港廊道将植入体育运动功能,打造与住宅社区相互渗透的水岸景观和公共空间。老金汇港与汇中河交织的节点将打造汇中岛,汇中岛片区形成公共开放空间核心,水岸社区、水上俱乐部、码头与修缮一新的金汇钟楼在此交融。
同时,金汇融城还将承接三水交汇战略规划产业定位和金汇工业区研发需求,打造未来科创服务核心,汇聚研发办公、产业服务、展示销售、文化交流等功能,推动产城融合,吸引高端金融产业、研发企业和人才聚集,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金汇水城”则涉及两个区域。不同于金汇融城的产业导向,金汇水城更旨在从人居环境提升这项大命题着手,优先改善民生,依托“三横两纵”的天然河港水系,打造烟火绵长的滨水活力社区。记者了解到,“金汇水城”的核心地段将优先用于安置房开发,打造邻里社区,“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回迁居民,让金汇人熟悉的归属感在水岸新生中得以延续。”
此外,“金汇水城”还将利用河港风光,在金汇港景观廊道打造绿色社区、艺术公园等多元社区,通过供给多类型住宅产品,满足定制化的住房供应需求。金汇东街、中街、西街也将迎来整体提标改造,将引入商业休闲、文化展示、夜间经济等多元场景,提升街道品质,焕新社区界面。
在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方面,“金汇水城”城中村改造将整合教育用地,将现状金汇中学、小学迁建合并一所滨水九年一贯制学校,致力于打造高品质建设、高标准运营的示范性学校。周边还规划有提供餐饮、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等功能的滨水综合体,综合服务驿站和艺术公园。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不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城中村”改造项目组准备了多种安置方案。本次首批集中签约过程中,项目组还启用了“动迁金盾”数字化平台,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公平公正、阳光透明,让居民看得清楚、签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