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1 14:47:10 股吧网页版
从“两难”到“共赢” 福建泉州探索“林电共安”新路径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沈寅飞)福建省作为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树线矛盾”尤为突出:超高树木与输电线路的“拉锯战”,不仅有引发山火的风险,也给用电安全带来隐患。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与林业等部门携手探索“林电共安”新路径,绘制出电网安全、山林常绿、百姓增收的新图景。

  “共建共治”形成强大合力

  一直以来,林电共建、共治是实现林电共安的重要举措,但往往面临多方协调等挑战。为此,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联合相关部门在多环节推动机制创新。

  在项目建设环节,通常涉及林区的电网项目在开工前要逐一向林业部门申报林地使用许可,针对审批环节多、周期长等问题,今年,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与国网南安市供电公司、南安市林业局共同设立电网工程专用“生态林指标储备库”,实施“集中预审、战略储备、动态调配”模式。

  在这一“化零为整”的创新模式下,供电企业基于区域电网整体规划,提前汇总未来一段时期的用林规模、位置及时序等信息,形成总需求清单;林业部门集中开展合规性审查,重点评估项目是否避让生态红线、是否符合林地保护规划等,审核通过的指标纳入储备库统一管理,单次审批时间从约2个月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以南安市洪濑镇110千伏扬美变电站为例,该变电站仅用5天就完成了审批,最终比原计划提前近4个月投产。

  在巡线护林环节,南安市的电力网格员与护林员实施“双员融合”,电力人员兼顾火险隐患排查,护林员同步关注电力设施异常,结合无人机红外监测等技术手段,共同构建了“空中+地面”的立体防控网络。

  “林种置换”兼顾安全经济

  当树木生长过高时,若遇大风、高温电力重负荷时极易因线树距离不足而发生放电事故,引发短路、跳闸乃至林火等风险。在处理超高树木隐患时,争取林农的支持是工作开展的关键。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与林业部门协同推动“适地适树”的“林种置换”,不止是“砍危树”,还要“种金树”,探索安全与效益兼顾的治理新路。

  据悉,2024年3月,泉州市林业局与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签订战略协议,9400亩电力走廊植被置换计划正式落地。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引导村民将电力廊道下的桉树、速生林等高大树种,因地制宜地改种为铁皮石斛、油茶等低矮经济作物,为群众统筹“安全账”与“经济账”。

  南安市金淘镇220千伏时潮变电站后山原来是毛竹与速生林密集、树线矛盾突出的区域,改造后,4.5亩土地种上了香蕉树,亩产香蕉超5000斤,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农民增收致富也有了新路径。

  在晋江市永和镇玉湖村,800米长的输电走廊试点区内,昔日易触碰线路、引发安全隐患的林木,已改种为连片的胡萝卜,每亩年收益超4000元。

  如今,在泉州电力走廊上,“生物防火林带+农户经济林带+电力保护通道”的三合一绿色新通道正不断延伸。自2022年以来,泉州电网220千伏以上线路实现树障、山火零跳闸记录,森林火灾风险下降75%,林农的收益也蒸蒸日上。

  “数字尖兵”赋能精准护林

  现实中,茫茫山林间,如何快速、准确地发现电力线路隐患?数智化手段正大显身手。

  如国网泉州供电公司采用的“无人机巡检+三维建模”模式能够高效生成树障分析图,精准定位高风险点。目前,该公司已完成泉州市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隐患排查,绘制三维扫描图3500余张,锁定高威胁树障点435处,为植被置换和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依据。

  此外,夏季是森林火灾高发时段。今夏,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在对迎峰度夏重要输电通道进行巡视时引入了机载“边缘计算模块”,显著提升了隐患处置效率。

  据了解,“边缘计算模块”是一种高性能计算装置,能够将复杂的计算任务从地面工作站前置到无人机端,较传统方式节约作业时间50%以上。依托这一装置,运检人员可以在无人机完成飞行任务后立即导出树障分析报告,并利用装置实时生成的精确位置,组织第一时间清理树障、消除潜在风险。

  据介绍,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依托“边缘计算模块”发现树障隐患120余处,其中80余处超高树木当场完成清理,有效提升了故障预防和处置效率。(参与调研:董时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