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1 14:17:00 股吧网页版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吴婧

  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之年。国务院新闻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将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壮阔图景徐徐展开。140万亿元经济总量背后,是堪比长三角体量的增量空间;C919翱翔天际的轨迹里,镌刻着制造业升级的铿锵步伐;97%随迁子女公办就读率的数字中,承载着千万家庭“让孩子上好学”的殷切期盼。穿透数据表象,“十四五”的五年,是中国在百年变局中破局前行的五年,是发展成果从“宏观账本”走进“微观生活”的五年,更是彰显制度优势、传递民生温度的五年。

  破局前行:经济实力与韧性的双重跃升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主题。五年来,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空前艰巨的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领航掌舵下,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始终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经济实现总量突破与质量提升的同步跨越,交出了一份“风雨兼程见彩虹”的亮眼答卷。

  从经济规模看,我国GDP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台阶,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五年增量超35万亿元——这一增量不仅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之和,更超过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总量规模。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十四五”前四年经济年均增速仍达5.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稳定在30%左右,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压舱石”与“稳定器”。这样的发展韧性与体量增速,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经济实力的跃升,更体现在结构优化与体系韧性的持续增强。一方面,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我国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均超30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领跑全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成效显著。另一方面,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速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成率超90%,覆盖80%以上的县、服务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5万公里,是其他国家总和的2倍;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实现“村村通硬化路”,“路网织密比刺绣,绣出千里江山图”的愿景成为现实,为经济循环畅通筑牢坚实支撑。

  尤为可贵的是,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内需为“稳定锚”对冲外部风险。过去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86.4%,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达56.2%,较“十三五”时期提升8.6个百分点。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既让经济增长更具韧性,更让发展成果切实惠及民生,勾勒出“民生为本、经济为基”的良性循环图景。正如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所言,在政策扩张周期里,扩大内需将是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守护民生:福祉改善与治理效能的双向突破

  “十四五”规划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项民生指标在20项主要指标中占比超三分之一,创历次五年规划之最。这一比例背后,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逻辑——无论经济如何增长、技术如何突破,最终都要落到“人的福祉”上。五年来,政策力量从“纸端”走向“日常”,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织就一张“有温度的民生网”,让每个普通人都能触摸到发展的质感。

  教育公平的推进,藏在“97%”这个温暖的数字里。为破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我国推动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的比例达97%,较“十三五”末提高11.2个百分点。如今,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5%以上,“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承诺,正逐步变为现实。

  医疗保障的完善,让“家门口看大病”从期盼照进现实。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大幅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达125个,优质医疗资源加速向中西部地区、基层下沉;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4亿多人次,健康中国的蓝图正一步步在基层落地。

  “一老一小”的牵挂,被政策稳稳接住。针对养老难题,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1.8亿,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越来越多老年人实现“有尊严地养老”;针对托育焦虑,全国托位数达574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125%,300多个地级市和人口大县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与此同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十二五”末的76.34岁提升至79岁,每五年增长1岁的背后,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更是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的生动写照。

  从“住房难”到“住有所居”,从“出行难”到“畅行无忧”,从“物流贵”到“物畅其流”,民生“小事”始终是政策“大事”。过去四年,全国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解决20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高铁、民航、公路网络不断完善;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冷链物流体系让拉萨、乌鲁木齐的群众也能吃上新鲜荔枝。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汇聚成民生改善的宏大图景,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探路未来:制度优势与发展活力的双重彰显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国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以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更在创新与开放的“双轮驱动”中,为未来发展开辟新空间。

  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从“天上”到“海上”,从“陆上”到“深空”,中国正站上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的创新制高点。正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所言:“事实证明,‘脱钩断链’、打压遏制只会增强我们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只会加速我们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始终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器”。2021年至2025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十三五”时期总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9项,制造业领域限制全面“清零”,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试点开放落地。“现在试点开放后,审批流程快了很多,我们正在向总部申请更多资源投入中国市场。”一家外资企业上海分公司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印尼雅万高铁带动当地5.1万人次就业,到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扩大至47国,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硕果累累。“十四五”期间,中国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改革创新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证明。

  距离“十四五”收官还有不到80天,此刻的回望,不是为了沉溺于成绩,而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十五五”的画卷即将展开,前行道路或许仍有挑战,但从“十四五”的实践中,我们已找到答案:高质量发展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分享的成果;改革创新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实招;开放合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与世界共同繁荣的承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继续以韧性筑牢发展根基,以温度传递民生关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