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OPPO抛出重磅高层人事职责调整计划。
10月9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OPPO方面获悉,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将在原有职责基础上,分管OPPO海外各大区市场。同时,OPPO高级副总裁段要辉将兼管总部营销服务团队。
这一变动被视为OPPO对海外市场的“战略加码”。资料显示,目前OPPO业务已覆盖全球70余国,海外营收占比超60%。
事实上,今年,OPPO就已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2025年4月,刘波因参加高管学习计划卸任OPPO中国区总裁,由高级副总裁段要辉全面接管中国区业务。这一变动还包括线下销售体系调整,原Reno与A系列GTM部长汤杰升任中国区线下销售负责人,直接向段要辉汇报。
刘作虎兼具一加创始人与OPPO首席产品官双重背景,曾主导一加在欧美市场打开局面、深度参与了OPPO X8、Find N5等产品的定义工作。“攻打海外高端阵地需要专业人选,刘作虎的任职恰好匹配这一需求。” 有手机行业人士对记者指出,此次调整与OPPO近期重点推进的Reno系列全球化、Find 系列旗舰出海战略呼应。
核心高管职责再布局
作为OPPO体系内成长起来的高管,刘作虎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早在1998年便加入OPPO,2003 年升任开发部长、负责DVD和蓝光机出海,后创立一加品牌并带领其在欧美高端市场打开局面,这也让刘作虎积累了海外操盘的经验。2020年8月,刘作虎回归OPPO并担任欧加控股高级副总裁,负责欧加旗下产品规划与体验,而一加团队则于2021年6月与OPPO团队进行全面合并。
段要辉2006年加入OPPO产品规划团队,先后主导参与了功能手机、智能手机等多项业务的产品线规划工作。2010年,段要辉被任命为OPPO互联网事业部总裁;2020年他被任命为OPPO副总裁、手机产品线总裁;2024年1月,段要辉升任OPPO的高级副总裁,后又分管中国区业务。
对于2024年段要辉升任公司高级副总裁,刘作虎曾在OPPO Find X7发布会之后回应媒体称,中国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是全球最大单体市场,因此对中国市场投入再多资源和关注度都值得,由段要辉分管中国区,是希望从EMT(决策委员会)层对中国区有更多支持。
而此次,刘作虎将分管海外各大区市场,也被解读为OPPO强化对海外市场的重视与投入。
目前,OPPO的业务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营收占比已超过60%,成为公司的营收支柱。
一位手机行业的从业人士对记者分析称,此次由兼具产品视野和国际化经验的刘作虎挂帅海外,正是为了巩固并扩大来之不易的海外市场份额。
记者留意到,此次人事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OPPO近年来持续加码海外市场布局的深化之举。
此前,OPPO已将Find X8系列(直板旗舰)和 Find N5系列(折叠旗舰)在中国与海外市场近乎同步发售,清晰地表明其已将海外市场提升至与本土市场并重的战略高度。
而这也体现了OPPO重视海外市场机遇,“2025年,我们将在中高端集中的市场,比如欧洲和拉美投入更多资源。在三星和苹果相对强势的中高端领域,我们会有很大空间去做增长。”OPPO海外营销与服务总裁张洲川今年2月对记者表示,在苹果、三星强势的中高端领域,OPPO已找到突破口,在2024年的墨西哥智能手机市场,OPPO排行第四,站稳400—500美元价位段市场第一,占该价位段38%份额。
此次战略倾斜的背后,也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压力的显现。
有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高度饱和,竞争激烈,加之华为强势回归,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出海寻求增量是几乎所有中国手机厂商的必然选择。
海内外市场都有压力
事实上,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OPPO此次人事调整也并非偶然,其背后也是反映了全球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现实压力。
Omdia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微增1%,市场排名方面,三星、苹果、小米、vivo、OPPO位列市场前五。
而到了2025年第二季度,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1%,市场前五已变为三星、苹果、小米、vivo、传音,前五名中传音取代OPPO入围,OPPO跌出前五榜单。
“综合上半年表现,OPPO仍位列全球第五。”谈及OPPO整体2025年上半年海内外市场表现,Omdia分析师钟晓磊对记者分析,OPPO 在海外超低端市场保持克制,主攻100美元以上价位段,因此在近期新兴市场的超低端增长潮中未充分获益。
“OPPO最近海外发力较大的也是中高端的Reno系列,以及重新出海的Find系列旗舰,亟须在海外高端市场具备经验的人才支撑这一战略。”在钟晓磊看来,OPPO今年上半年在海外市场面临低端市场压力,但在拉丁美洲、中东及北非等地区的中高端市场表现亮眼。此次OPPO高层调职也是其重视海外的品牌以及高端市场布局的动作,与目前OPPO整体海外产品策略相关联。
从中国市场来看,根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报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持续的存量竞争阶段。市场大盘增长见顶,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而技术创新带来的差异化体验门槛日益增高。在2025年,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强势回归,其激进的竞争策略也给其他厂商带来了不小压力。
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4%,因年初国家补贴政策带来的增长效应开始减弱。其中,OPPO(含一加)出货量1070万台,国内市场第三排名,占比16%,不过,出货量同比下滑5%。与此同时,vivo和“其他”类手机厂商出货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而华为以1220万台的出货量重夺市场第一,占据18%的市场份额。
而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的同时,手机厂商们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曲线。
根据各家厂商释放的信息,vivo已入局MR赛道,正在布局家庭机器人领域。荣耀也确认进军机器人业务。
近日有消息称,包括OPPO在内的手机厂商先后在内部立项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对标GoPro(美国运动相机厂商)、大疆等产品。对此OPPO也已证实:“已启动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该系列新品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