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回归田园”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出游和休闲的首选。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自去年以来,创新推出“我在开慧有丘田”认领农业项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持续打造消费场景,蹚出了一条“农田变场景、产品变品牌、村民变股东”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走进开慧村的田野,绿油油的禾苗随风摇曳,成为乡村一道独有的风景线。“城市生活节奏太快,来这里认领一丘田,一下车,乡村田园画卷和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每逢节假日,新晋“田主”黄小虎便和家人来到这里。他告诉记者,在这儿种上自己爱吃的蔬菜,从城市快生活切换到乡村慢生活,身心在感受田野的宁静与舒缓中得到了充分放松。
“‘我在开慧有丘田’是我们盘活乡村资源,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开慧镇党委书记杨骏说,去年5月,开慧镇牵头组建湖南板仓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有限公司,将10个村(社区)资源整合运营,推出“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个人或单位在开慧镇有偿认领一块田地,借助互联网‘云’管理,无需下地耕种就能享受丰收喜悦。”开慧镇集体经济发展总顾问、开慧村乡村运营CEO易丹说,今年还升级推出了“2.0版”,整合农房、菜地、农特产品等资源,为认领者提供专属菜地、独享田舍、年度礼包、蔬菜采摘、企业宣传、活动策划六大权益。
“以前我们卖大米、蔬菜,现在我们推介场景、生活。”杨骏说,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基础,开慧镇还打造了初恋小店、初恋茶馆等消费新场景,一年多时间,吸引了280余家单位(个人)认领,累计为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分红68万余元。随着项目的出圈,当地的种植养殖、休闲农业等也迎来了客流量的大幅增加,带动农文旅综合消费超2000万元。
闲置土地种上了庄稼,闲置农房改成了民宿,用好用活乡村闲置资产成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开慧镇田园诗意生活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赋能。记者了解到,中国农业银行长沙分行与开慧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和推广“我在开慧有丘田”认领农业项目,并支持当地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农行的生产经营贷款来得及时,帮助我们进行前期田地平整和规划建设,改造成为项目的认领农田。”说到变化,开慧村村民戴芝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以前种地收入有限,现在把土地交给合作社,不仅可以收取流转费用,自己还在集体食堂上班,一年下来收入翻了一番。
农行长沙分行三农金融部负责人罗胜说,已累计为当地200余户农户投放贷款5000余万元。为有效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农行长沙分行除了在葛家山村内设立“惠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站,还在板仓社区搭建普惠金融服务站与零工驿站、工会驿站融合“三站合一”综合平台。
农行长沙分行还积极参与长沙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产权交易提供支付结算、资金监管等基础金融服务,并创新开发“潇湘农易宝”专属金融产品系列,满足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自2024年7月长沙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试运营以来,累计成交项目50宗,交易金额突破1.6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1亿元。罗胜表示,下一步,将针对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发更加精准的金融产品,通过金融与产权交易的深度融合,解决乡村“有项目没资金,有资产难变现”的问题,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