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广交会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展品种类最全、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
10月10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广交会筹备情况。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志华表示,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已基本就绪。
在境外采购商邀请方面,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朱咏表示,截至10月9日,已有来自217个出口市场的20.7万名采购商预登记,环比增长14.1%,其中,欧盟、美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增长明显。
据广交会和商务部数据,预计本届到会专业采购商和头部采购企业均超过上届。据预注册情况,本届到会头部采购企业预计超400家。
助力中国外贸向新向智向绿发展
王志华进一步介绍了本届广交会的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参展企业质量更好。从参展企业看,本届广交会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创历史新高,占出口展企业总数的34%。现场将展出智能类产品35.3万件。从展区题材看,本届广交会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吸引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及可穿戴设备等47家企业参加,更好展现我国医疗领域先进产品和技术。继续设服务机器人专区,引入46家行业领先企业,展出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培育外贸发展新亮点。
在展品方面,据展前调研,预计现场展示新产品(近一年研发)超100万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110万件、广交会首展产品近80万件。广交会已经成为广大外贸企业展示研发能力、推介行业新品的重要平台。
此外,本届广交会将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继续做强新能源展区中的氢能新题材,持续优化储能产品专区,共吸引新能源参展企业305家,较上一届增加3%。据展前调研,本届参展企业中,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占38.4%。各类企业在现场展示绿色低碳产品108.3万件。可以说,广交会对于绿色贸易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
王志华对此表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标志,广交会持续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外贸新动能注入强劲动力。本届广交会也不例外,在助力外贸“向新”“向智”“向绿”发展上有新亮点、新体现。
二是精准招商范围更广。本届广交会聚焦重点市场发力。目前,广交会全球合作伙伴增至227家,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拓展行业协会资源,加大专业招商力度,定向邀请重点团组和行业头部企业参会,并为约150家重要团组提供定制化服务。
朱咏表示,法国欧尚、日本似鸟等270家头部采购企业确认参会,环比增长9.1%。此外,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美总商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商会等144家工商机构将组团参会,环比增长12.5%。
三是贸促活动数量更多。首次举办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设置约3000平方米对接专区,积极助力内外贸一体化,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举办超600场新品发布活动和13场主题论坛,帮助企业打造品牌、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此外,本届还引入240家贸易服务机构,提供金融保险、物流仓储、质检技术、设计等全链条贸易服务,更好支持企业拓市场、拿订单。
四是助企惠企力度更大。本届广交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贸的工作部署,继续为出口展参展企业按50%减免展位费,维持对乡村振兴等展区全免参展费用。同时,对所有参展企业免费提供线上、平台引流等专项服务。根据统计,首次受惠的企业数量超过了5000多家。
首次增设智慧医疗专区
值得关注的是,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将首次增设智慧医疗专区。王志华对此介绍称,此举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培育更多外贸“新增长点”。第137届广交会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引入46家行业领先企业,现场展示超500种服务机器人产品,现场人气很旺,受到了境外采购商和参展企业的追捧和好评。
“当前,全球智慧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我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也逐年增长,发展潜力巨大。本次智慧医疗专区设有140个展位,引入47家行业代表企业,目的就是让智慧医疗领域的企业能够借助广交会平台推介产品和技术、推广品牌,助力企业参与全球智慧医疗市场的合作和开发。”王志华称。
二是更好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王志华表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离不开应用。每届广交会能够吸引全球近30万境外采购商到会,带来的是世界各地不同的消费需求。通过设立智慧医疗专区,为我企业与境外采购商洽谈对接搭建平台,能够帮助他们更好了解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场景,有针对性加强产品研发和设计,更好服务全球消费者。同时,也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加深对国际标准、国际认证的理解,更好打造国际品牌。”
三是助力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从产品看,本次智慧医疗专区展示的主要包括医疗机器人、智能诊断及医疗、智能康复护理等产业链上游产品和技术。通过广交会平台,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更好对接数字医疗服务、终端应用等中下游产业链,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助力智慧医疗设备领域的研发创新,进一步推动行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