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0 20:13:00 股吧网页版
深圳做起工业游:城市文旅新物种的诞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庆中秋假期去哪里玩?广东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省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11.5%;旅游收入攀升至613.2亿元,增幅达14.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广东各城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的旅游项目发现,深圳的工业游、佛山的龙舟文化游、汕头的美食体验游、梅州的乡村生态游等一系列城市各具特色文旅项目涌现,已成为广东文旅的发展新趋势。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教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东多座城市探索城市特色旅游项目,反映了地方文旅市场促消费模式正在发生三大新变化,即从“资源依赖”到“创意驱动”的转变、从“景点观光休闲”到“生活方式消费”的转变、从“客群泛化”到“精准圈层”的转变。其中关键在于本地文化活态传承与烟火气、文化产品体验化与产业链构建、文化品牌打造与可持续发展。

  深圳做起了工业游

  10月4日下午,深圳市龙岗区高巨创新科普研学工业旅游基地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学生正在讲解员的帮助下,操作无人机体验激光项目,许多人是第一次参观并实际操作无人机。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是由高巨创新搭建,这是一家无人机年产量可达百万台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基地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可互动设备,不仅可零距离观看真实无人机表演的机会,还可以交互方式参与无人机生产过程,让观众亲身体验,了解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为何一家无人机企业做起了工业旅游项目?高巨创新运营总监关子源告诉记者,自2021年开始,高巨创新开发多款适用于青少年使用的智能教育产品,为让更多人了解低空行业,同时助力青少年科技启蒙与成长,公司推出了富含“游+学+玩+赛”四大属性的科普研学工业旅游基地。2023年,基地正式对外运营,项目目前虽处于爬坡阶段,但今年接待人次预计将达5万左右,较去年增长一倍。

  这个项目是深圳推出的“最in十大工业科技旅游路线”的其中一个地点。今年7月,深圳市举行了2025年工业旅游资源点推介会,现场新发布了“最in十大工业科技旅游路线”,包括大国重器、科创智造、体验探索等,涵盖大亚湾核电站、比亚迪云巴等景点。目前,深圳市已培育39家省级、8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暨南大学高等健康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舟教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工业旅游本质是一种为游客提供“深度参观、参与、体验”的项目,如亲手制作工业制成品,符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型旅游特征,也符合当下消费者文旅消费需求。

  李舟进一步告诉记者,深圳发展工业旅游在于拥有 “自然生态” 与 “工业文明” 深度融合的先天优势。一方面,深圳作为 “中国工业第一城”,拥有覆盖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基础,以及优势产业链主企业,如华为、大疆等,形成深圳工业旅游的核心优势,即 “企业知名度 + 工业文明稀缺性”,能吸引国际游客前来学习、体验,同时也为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可感知、可互动的高科技体验内容素材。另一方面,深圳拥有 “千园之城” 和 “山海连城” 的生态本底,为工业旅游提供了宜业宜游的系统生态环境。

  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暑期,深圳主要工业旅游资源点共接待游客约600万人次。

  不过,深圳工业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游客群体主要集中在企业和学生群体,仍需向多元消费群体拓展。深圳市某区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该区工业游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水平。

  李舟告诉记者,以青少年、商务考察者为代表的研学群体,组织难度低、需求明确,能快速实现 “内容串联”,帮助市场初步认知工业旅游。不过从长期看,深圳发展工业旅游需要从“简单参观”转向“深度体验”,为游客带来展现产品设计、研发、实验全流程的沉浸式体验;同时依托具有工业稀缺性的企业,不断推出更多工业旅游项目,实现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她以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实验举例,若对外开放展示,既能吸引中小学生,满足其科普需求,也能吸引成年人,满足其技术兴趣,核心在于 “展示企业核心竞争力”。

  深圳市文广体旅局在2025年工业旅游资源点推介会中表示,未来将推动串联卡士牛奶等观光工厂、工业展览馆、光明旧糖厂等遗址及万思未来馆等研学基地,开发主题精品路线。8月,深圳市工信局、市文广体旅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工业旅游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6 年)》,内容包括谋划举办系列工业旅游活动、挖掘优质工业旅游资源点、优化提升一批工业旅游精品路线、提升深圳工业旅游国内外影响力、激发工业旅游消费潜力、促进“工业旅游+教育”融合等。

  关子源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从两方面持续做大工业旅游项目,一方面是紧跟技术进步步伐,解决传统工业旅游中内容随时间推移而滞后的痛点;另一方面,期望联合全国相关场馆,输出自身产品与场景内容,形成良好生态循环,并通过多视角发现不足,不断创新并强化体验。

  得益于上述特色旅游项目的不断涌现,有着 “中国工业第一城”标签的深圳,正逐步蜕变为全球文旅消费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在节假日的文旅消费热门城市排名中,深圳多次位居榜单前列。

  根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数据,2024年,深圳接待入境游客3161.23万人次,同比增长56.9%;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3.19亿美元,同比增长93.2%。入境人数和收入分别位居全国、全省第一。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开数据显示,深圳全市接待总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2.4%;其中外国游客入境9.1万人次,增长145.2%;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7.6%。

  寻求特色文旅突围

  除了深圳的工业游,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广东省多城都在探索特色游新路径,包括梅州的乡村生态游、佛山的龙舟文化游、汕头的美食体验游等特色项目。

  比如,佛山市打破龙舟赛事集中在端午的传统,正在将龙舟文化打造成城市特色文旅IP。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佛山打造覆盖五区的全域龙舟赛事矩阵,“第二届F3龙舟超级联赛”、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五人龙舟赛等赛事先后亮相。佛山也深化“龙舟+”融合模式,依托“世界美食之都”优势推出“龙舟宴”与特色美食市集,联动舞火龙等非遗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开发出“头顶粽子的醒狮龙舟手办”等文创产品。

  今年双节假期,佛山市共接待游客458.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8%,其中过夜游客105.45万人次,同比增长12.13%,实现旅游收入40.42亿元,同比增长5.62%。

  汕头摒弃将美食仅作为旅游配套的思路,而是将其打造为核心旅游吸引物,并将美食体验深度嵌入旅游线路。2025年国庆中秋汕头文旅嘉年华活动中,不仅有合胜市集的做粿等美食制作体验,还汇聚超130个品牌美食摊位,从牛肉丸、蚝烙到卤鹅、甜汤,可一站式满足游客味蕾。

  公开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汕头市接待游客450.2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7.18%;实现旅游收入28.7亿元,增长20.11%。

  梅州的乡村游亮点突出。蕉岭县龙安村和西阳镇筀竹村凭借优美风光和山村风情闻名,酒馆、乡间书屋、特色民宿等新业态的持续引入,吸引了众多周边游客。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梅州累计接待游客226.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28亿元,较2024年国庆假期七天分别增长12.31%、15.09%。

  李舟表示,广东多座城市特色文旅项目出圈的背后,各城市可通过强化特色旅游项目联动,形成覆盖多元游客群体、做大文旅消费市场的差异化新打法。其中,深圳可承担“工业旅游标杆”角色,与其他城市形成互补,为广东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佛山、汕头等城市则可通过属地文化丰富的文旅体验项目,进一步留住游客,延长停留时间,共同推动大湾区文旅“差异发展、统筹协同”。

  吴志才表示,在众城竞逐文旅流量的时代,各城市更需要城市深耕“本土特色”,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警惕为旅游而生的 “表演秀”,同时推动“数字赋能”,利用数字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开发线上文旅平台,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精准营销等。

  吴志才进一步表示,在文旅发展新阶段,比拼的不再是资源的丰俭,而是认知的深浅、创意的高低,不要纠结于“我没有什么”,要有“无中生有”与“有中创优”的思维。同时,要去赋能、激活和升级本地的优势产业和环境,打造“小而美、特而精”的旅游目的地,从而促进城市形象提升与产业升级。再者,需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居民参与”的协同机制,特别是本地居民广泛参与和认同,这都是城市特色旅游项目能否长久的关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