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归辞上海报道
如何破解文化产业投融资难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打通资本与文化产业对接的条条通道无疑是关键。
在文化产业投资领域,海通创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海通创意”)已是深耕文化产业投资十三载的“老兵”。作为市场上最早一批入局的管理机构,海通创意近年来锚定“文化+、AI+”赛道重点发力,充分发挥国泰海通集团优势,致力于为企业提供远超资金层面支持的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日前,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上海推介座谈会上,海通创意董事长胡曙光与负责投资板块的执行董事张光明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分享了海通创意在文化产业投资领域的核心战略与布局规划,深入阐释了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的运营逻辑,并详解了其战略目标与运营理念的具体落地实践。
主投“文化+、AI+”
胡曙光介绍说,海通创意目前管理着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下称“央视融媒体基金”)、上海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及广东南方媒体融合产业基金等多支大型文化产业基金,实际到位资金近120亿元,是市场上为数不多人民币基金规模过百亿的文化投资平台。
其当前的投资方向清晰——“文化+、AI+”双向融合。
“文化+方面,我们特别关注非遗、IP、新消费等方向。AI+方面,我们的央视融媒体基金已经完成了AI全产业链的布局,这块投资占基金全部投资比重将近70%。”胡曙光表示。
谈及具体投资策略及当前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张光明表示,“当一个新行业迎来爆发期时,我们通常会聚焦基础平台型企业投资,比如在AI基础模型领域,我们投资了Minimax。在这类平台型企业之下,我们进一步投资布局了算力、存储、通信、机器人本体、具身智能、AIGC、智能驾驶等领域。”
与此同时,IP、VR、MR、AR等也是海通创意的重点关注领域。“我们在IP领域投资比较多,这是我们比较看好的方向。而在VR、MR、AR领域,我们认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就能为消费者带来一些更好的产品。”张光明表示。
张光明坦言,投资文化创业项目并非易事,因为文化企业类型广泛,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团队背景等各不相同。
作为一家注册地在上海、券商体系唯一专注文化领域的投资平台,胡曙光称海通创意的目标是“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做精品投资,海通创意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致力于为被投企业导入产业资源,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
胡曙光表示,近三年来,海通创意与大湾区紧密合作,核心就是希望发挥区位联动效能,促进被投企业项目与业务、应用场景的联动。公司力图以海通创意的平台为纽带,嫁接国泰海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
对此,张光明分享了一则海通创意助力跨区对接产融资源的典型案例:海通创意被投企业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为历保”)主营文物修缮与保护,在其南下布局中,海通创意促成其与广东南秀古建筑石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双方不仅实现了文物保护领域的强强联合,也助力建为历保拓展了大湾区业务。
在此过程中,海通创意借助其资源及服务平台角色,成功为被投企业打通产业合作与区域市场布局路径,实现1+1>2的协同。
资本南下,文投会成桥梁
“南下”与“出海”是今年海通创意平台运营的两个关键词。
今年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开启“航母券商”发展新阶段,公司正立足国家战略,打造国际一流投行,积极助力企业出海;而作为集团旗下文化投资平台,海通创意也将紧跟这一战略方向,积极推进文化出海与资本南下。
“目前我们在管的央视融媒体基金,在大湾区已经有比较多的投资,约有9亿元。大湾区的文化产业水平的确在全国前列,在‘科技+文化’领域也是一片非常有发展潜力的热土。”张光明表示。
作为产业与资本对接的重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简称“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已成为海通创意挖掘优质项目、帮助被投项目实现业务场景落地的一个重要抓手。
“我们目前在大湾区的投资,其中一半以上的项目是通过文投会获得的信息。”胡曙光表示,同时,海通创意也有一些项目通过大湾区投融资平台实现了业务场景落地,比如该公司投资的“铜师傅”,得到了南方出版的支持,后者将“铜师傅”引入了广东书店的文化产品专柜。
胡曙光评价,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在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方向性指引方面很具专业性,在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方面也能提供很多政策导引、解读和支持。同时,其辐射范围广,并不仅局限于大湾区,而是面向全国,很具包容性。此外,其资源集聚度高,参会投融资企业和机构将近千家,密集的议程搭配多样化的分会场内容,可满足不同主体的投融资需求。
据悉,至今连续举办两届的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签约意向金额从2023年的2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6亿元,截至目前实际融资金额达63.87亿元;路演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高达65%,市场估值平均增长率23.6%。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计划11月26日-28日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大会设计了“1+8+N”系列活动,即“1场主题大会+8场投融资项目路演+N场投融资服务活动”,将全方位、多层次为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