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佳楠深圳报道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10月10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郭子平在会上表示,得益于政策、资金、人才、平台等方面的协同发力,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正朝着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而稳步迈进。
据透露,产业规模上,2024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产业结构上,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更均衡,包括制造、封测、设备等细分领域规模,2024年跟2020年相比均达到了翻一番。
如今,深圳正努力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最优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深圳市从2023年以来,陆续出台了《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圳市车规级芯片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深圳市功率半导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特别是今年又出台了《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这一系列政策出台,有效推动了深圳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今年刚发布的《若干措施》特点在于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核心投向企业的研发,资金的奖励主要用于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比如重点对高端芯片、核心设备、关键材料、先进封装等产业领域中的研发进行支持,鼓励企业开展设计流片,国产EDA工具和IP购买、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装备和材料攻关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比如针对研发流片的补贴,《若干措施》第二条提到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芯片设计流片,对于参与晶圆制造厂多项目晶圆流片的项目单位,按照流片费用的30%给予资助,最高可达300万元。对于首次完成全掩模工程产品流片的项目单位,且工艺制程在28纳米及以下的,按照流片费用的30%给予资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这两个是在流片领域做的补贴。为什么出这个呢?这是因为在流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废片,这些都是企业的成本,政府通过对这方面的补贴来减少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承担过重的问题。”郭子平表示。
作为国内外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发布会上同步官宣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的相关情况。据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理事长戴军介绍,“湾芯展”将于10月15日至10月17日在福田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展会展区面积达6万m²,吸引逾600家参展企业及超6万名预登记观众,国内外龙头企业参展率提升80%,全球专业采购商数量增长100%。
现场组织大湾区重大项目集群与参展企业面对面专场精准对接,邀请重投系企业以及比亚迪、富士康、大疆、长江存储、华虹集团等5000多名头部企业专业采购商参展,共享国际国内半导体最大增量市场机遇。
同时,美国应用材料、泛林、科磊,日本东电、迪思科、尼康,德国默克、蔡司,英国爱德华,韩国3M,匈牙利瑟米莱伯以及国内北方华创、新凯来、拓荆、上海微电子、华虹宏力、华润微电子、华天科技等国内外头部企业悉数参与。万里眼、启云方、汇川技术、阿里达摩院等一批头部企业和新锐力量携多款重量级新品密集首发。
此外,现场将揭牌启动首期规模50亿元的深圳市赛米产业投资基金,汇聚深交所、港交所、上交所权威解读热点政策,邀请深创投、中信证券、北方华创等头部企业分享趋势洞察,组织AI芯片、RISC-V优质项目投资路演,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