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10日 13点26分,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下跌3.76%。成分股方面,中芯国际领跌6.77%,沪硅产业下跌6.45%,天岳先进下跌6.23%,中微公司下跌5.89%,安集科技下跌5.49%。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下跌3.91%,最新报价1.5元。流动性方面,科创半导体ETF(588170)盘中换手23.71%,成交6.51亿元,市场交投活跃。规模方面,科创半导体ETF(588170)最新规模达28.09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份额方面,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2周份额增长2.34亿份,实现显著增长。资金流入方面,科创半导体ETF(588170)最新资金净流出6605.50万元。拉长时间看,近4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9.79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45亿元。
消息面上,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据悉,该服务器集成阿里自研CIPU 2.0芯片和EIC/MOC高性能网卡,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同等算力下,相较于传统架构,该服务器推理性能可提升50%。另外,在9月召开的华为全连接大会上,华为表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已销售300余套,共服务20余家客户,主要需求来自政企。未来,华为还将推出Atlas 950 SuperPoD超节点,算力规模8192卡,预计于2026年四季度上市。新一代产品Atlas 960 SuperPoD算力规模将达到15488卡,预计2027年四季度上市。
华泰证券认为,算力芯片放量瓶颈在先进制造产能,先进制造产能释放瓶颈在于良率培养与核心主设备供应,而光刻机为前道设备中的核心技术瓶颈所在,国内目前加速推进布局,据芯上微装官方公众号信息,截至3Q25已交付超500台先进封装用步进光刻机,公司该类产品能用于2.5D/3D等先进封装领域,目前全球市占率达到35%,国内市占率达到90%,并且公司于9月23日工博会发布多款光刻机新品。随国内光刻机等核心主设备厂商持续实现技术突破,将有望在前道光刻、刻蚀与薄膜沉积等过程逐步实现自主可控,长期中将为下游先进代工厂减缓设备限制,打开产能释放空间。
相关ETF:公开信息显示,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4417;C类:024418)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囊括科创板中半导体设备(59%)和半导体材料(25%)细分领域的硬科技公司。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是重要的国产替代领域,具备国产化率较低、国产替代天花板较高属性,受益于人工智能革命下的半导体需求扩张、科技重组并购浪潮、光刻机技术进展。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0356、C类:020357),指数中半导体设备(59%)、半导体材料(24%)占比靠前,充分聚焦半导体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