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股市场迎来南向资金"大爆发",1-8月累计净买入规模达9790亿港元,这一数字已超越2024年全年总量。
对此华鑫证券指出,通过计算了近1年南向日均净买入金额和恒生指数日涨跌幅的相关系数,2023年以来二者整体呈负相关,即南向大额买入并不代表后续港股市场看涨。例如在今年3月恒指见顶回落期间,南向资金仍保持净流入态势。
以下是华鑫证券具体策略:
个股选择维度上,根据回测数据显示,2021年底至2025年8月期间,南向净买入Top10%个股年化收益达12.08%,远超后10%组合的-2.94%。近期资金重点布局阿里巴巴-W、百济神州等新经济龙头,以及中国太保等金融蓝筹。
行业配置层面,经成交额调整后的南向净买入指标效果显著提升。剔除军工、综合行业后的28个一级行业中,净买入规模市值比Top1行业年化收益高达30.62%,当前这一"冠军行业"为商贸零售,核心标的阿里巴巴展现出强大资金吸引力。

港股行业轮动:从个股风格到行业配置
价值因子:择时优于择股
港股低估值板块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价值因子在2018年底、2021年初等市场转折点时表现突出,但在2019-2021年成长股牛市期间持续跑输,凸显其"防御性"特质。
动量效应:强者恒强的港股法则
长端动量因子展现出惊人效力,多头组合年化收益12.48%。该策略在2019-2021年牛市、2023-2024年结构性行情中表现尤为亮眼,但在市场转折点时需警惕"反转风险"。
低波策略:稳健投资者的选择
低波动因子年化超额收益稳定在5.8%,重点覆盖银行、公用事业等防御板块,是震荡市中的"避风港"。当前港股低波组合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好的安全边际。
成长风格:新经济公司的春天
以EPS增长为核心的成长因子在2018-2021年显著占优,其中生物科技、半导体等创新行业表现突出。虽然近年超额收益有所回落,但优质成长股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

质量因子:ROE的王者归来
高ROE组合在2019-2020年表现抢眼,经历调整后于2025年再现配置价值。金融、消费等板块中的"现金奶牛"企业持续获得质量因子青睐。

风格轮动实战测试显示,基于多因子动态配置的策略年化收益可达66.67%,转换为行业配置策略后仍保持30.72%的年化收益,显著跑赢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