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资源限制和需求增长为铜价提供支撑
高盛认为,铜在人工智能、国防和能源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国家电网系统面临老化,电网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驱动铜需求的主要动力,同时铜的需求还有来自国防、电动汽车、风能和数据中心的直接提振。此外,近期多起铜矿山发生事故,铜矿开采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不断加大。预计全球铜市场将在本世纪20年代末进入短缺状态,从2028年起铜价将升至11000美元/吨以上。
中信建投:铜在AI竞赛中不可或缺
电是AI的生产要素,铜是电的载体,铜在AI竞赛中不可或缺。当前,欧美国家电力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现有电网均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终点,要承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必须进行更新投资,而电网建设高度依赖铜。但精炼铜逐渐短缺,供需失衡将推动铜价重心不断上移。
东莞证券:避险及投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金价上行
综合来看,未来国际金价预计在中短期将呈现高位震荡态势。美联储降息预期仍存,10月降息几成定局,且实际利率下行降低黄金持有成本。美国政府停摆加剧财政不确定性,叠加地缘政治因素为金价提供托底支撑。因此,在降息预期叠加避险需求提升的背景下,金价在中长期仍具备上行动力。
中信证券:港股上行动能仍在把握科技行业等中长期方向
展望未来,在港股“赚钱效应”下,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同时国内外企业加大AI领域的资本支出,大模型和应用不断迭代创新,港股完整的AI和科技产业链或也将迎来业绩兑现。中信证券判断港股上行动能将延续,建议投资者把握四大中长期方向:一是科技行业,包括AI相关细分赛道、消费电子等;二是大医疗板块,特别是生物科技;三是受益于海外通胀预期抬升叠加去美元化的有色板块;四是未来国内经济进一步复苏,相对滞涨的消费板块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长江证券:未来港股或有望创新高
未来有望驱动港股创新高的三大因素:一是AI科技与新消费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二是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三是全球资金流动性改善,以及AI产业业绩兑现,源头活水会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此外,“反内卷”政策开始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逐渐补齐市场“短板”。
兴业证券:迎接“红十月”
兴业证券认为,经历9月以来的震荡巩固后,市场的新一轮上行动能已在蓄势,假期期间全球宽松的宏观环境以及亮点板块,均有望为A股奠定上行基础。而随着10月份上市公司三季报交易陆续展开,以及月末重磅会议提振政策预期,往后可交易的线索也将更加丰富。该机构建议以景气和产业趋势为核心,重视三季报景气线索、“十五五”规划受益行业,包括创新药、军工、AI、电池、“反内卷”和景气周期(有色、化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