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10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金价一路走高黄金股相关ETF强势霸榜
10月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突破3900点,创下逾十年的新高。贵金属板块爆发,受此影响,多只黄金股相关ETF大涨,两只涨幅超10%,另有多只有色相关ETF涨幅超8%。10月9日ETF合计成交额5811.19亿元,与9月30日相比,成交额增加近300亿元。4只ETF成交额突破200亿元。股票型ETF中,中证A500相关ETF成近期吸金主力,电池、黄金相关ETF也获较多资金净流入。
·科技与周期共舞 A股震荡上行趋势未改
10月9日,A股市场放量走强,在10月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行情,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站上3900点。黄金、稀土、核聚变、铜产业、存储芯片等板块爆发,整个A股市场超3100只股票上涨,近100只股票涨停。市场成交额为2.67万亿元,连续36个交易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资金面上,9月A股市场融资余额增加超1300亿元,10月9日沪深两市超2300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创逾1个月新高。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基本面保持平稳、A股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三季度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机构看好券商板块
前三季度A股市场主要股指上行、交投活跃状态延续叠加低基数效应,当前机构对于证券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持续改善持积极态度。就投资而言,机构认为,当前证券行业景气度上行趋势未改,其仍是年内不可多得的具备相对低估值和业绩同比高增长特征的细分领域资产,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上海证券报
·10月“开门红” 沪指时隔十年重返3900点
10月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取得“开门红”。科技与周期热点集体发力,带动三大股指全线上扬,沪指时隔十年重返3900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933.97点,涨1.32%,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深证成指报13725.56点,涨1.47%,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创业板指报3261.82点,涨0.73%,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额267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4746亿元,连续第3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上涨。
对于10月后续行情,机构观点普遍乐观,认为A股将会保持震荡上行走势。其中,即将到来的三季报成为关键看点,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有望改善或持续高增长的领域。
·“人造太阳”照进现实核聚变商业化稳步推进
10月9日,核聚变相关板块大幅上涨。截至当日收盘,万得核聚变概念指数上涨7.82%,万得超导概念指数上涨6.17%。西部超导、哈焊华通、中洲特材、中国核建、海陆重工、合锻智能、中核科技、东方电气、永鼎股份、上海电气等个股收于涨停。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正在推动核聚变商业化事宜。不过,要从实验室真正走向产业界,实现核聚变发电,仍需时日。
·网上发行频现千倍超额认购上市首日破发率创九年新低港股打新市场沸腾
截至10月9日,港股市场年内共有69只新股上市,其中大行科工、长风药业、布鲁可、银诺医药-B、蜜雪集团5只新股网上发行认购倍数均超过5000倍。同一时期内,港股新股首日破发率降至24%以下,创下九年来新低。
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表示,新经济明星股的集聚效应与市场流动性的显著改善,共同推动了本轮港股打新市场的活跃。此外,8月4日,港交所关于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新规正式生效。这一规则也对平衡投资者结构、提升新股定价效率有一定作用。
证券时报
·部分股票两融折算率“归零”? 常规操作无需过度解读
日前,有投资者反映称,接到券商短信告知,自10月9日起,信用账户持有的中芯国际的融资融券折算率由0.70调整为0。记者10月9日查询多家券商网站发现,不仅是上述券商,其他多家券商也已将中芯国际的折算率调整为0。近期折算率被调整为0的股票不止中芯国际一只,还包括佰维存储等股票。比如某券商的官网显示,10月9日中芯国际和佰维存储的折算率均为0,而在此前的9月29日,这两只股票的折算率还是0.60。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多家券商,客服普遍回复是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的常规调整。
·商品市场K型分化:战略金属牛市延续农副产品不断走低
10月9日,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国内黄金价格大幅补涨,沪金期货主力合约突破900元/克关口。与此同时,铜、锡、钴等战略金属价格也随之进一步上涨,与农副产品价格呈现K型分化。从商品市场来看,生猪、鸡蛋等价格不断走低,结构性行情进一步凸显。随着国内“反内卷”持续推进,对不同行业带来了不尽相同的价格波动,投资机构不断研究和挖掘“反内卷”这一大主题下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证券日报
·“一芯难求”:储能电芯企业订单已排至明年
近期,我国储能行业迎来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爆发的双重利好。在技术方面,据中国科学院10月9日官网消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等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固-固界面接触研究上获得新进展;在市场方面,储能电芯的需求猛增,企业订单排至明年,项目中标规模也同比大幅增加。
“储能电芯‘一芯难求’,缘于全球需求爆发、供给端响应相对滞后等因素。”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储能需求超预期,新能源全面入市拉大峰谷电价差,储能项目商业价值凸显。
·三季度末ETF总规模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我国指数化投资持续发展,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持续攀升。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ETF总规模达5.6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ETF正愈发成为重要的投资工具。ETF的加速发展是政策支持、投资者需求增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钛白粉行业步入调整期龙头企业迎难上
数据显示,10月9日,华南市场钛白粉报价1.33万元/吨,与9月末报价持平,仍处于价格周期低谷。近年来,钛白粉价格震荡下行,从2021年6月份的2.04万元/吨降至目前价位,导致钛白粉行业企业经营业绩承压,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尤其行业里的中小企业,在规模、成本、技术方面竞争力较弱,面临不小经营压力。”一名钛白粉行业从业者的感慨,道出了钛白粉企业当前的困境。多重挑战下,行业内部分企业积极突围,产业链并购整合提速。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并购整合有助于推动钛白粉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技术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与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