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九届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专家评审会上,南方基金副总裁、基金经理史博从两方面分析了本轮中国资产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同时提示投资者关注潜在市场波动风险。史博认为,海外中长期资金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处于起始阶段,增配空间很大。中国资产值得全球投资者长期重视。
史博表示,现在感受到市场热度充分,但在不同板块风格之间,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我们要把眼光从传统的三驾马车模型驱动宏观经济及股市的角度拓展开来,寻找支持市场长牛的新的驱动力。”史博预测,AI带来的科技变化、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在未来几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对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可能比传统的三驾马车带来的影响更大。
史博表示,从本轮AI对资产价格驱动模型来看,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很大的变量,除了传统的宏观背景、消费、投资、进出口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新变量就是科技变化。
史博认为,本轮市场变化最大的是中国资产价格系统性提升。价格提升的宏观大背景是美元资产的变动,美元贬值带来了多重效果,一方面是黄金等资产的价值提升,同时美元贬值也促进了中国资产价格的提升。另一方面,低利率的货币环境结合上市公司的分红提升,使得相对于固定收益类投资而言,上市公司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长期稳定的回报。史博表示,中国资产价格还在提升阶段,中长期信心充足。但也存在一些隐忧,包括局部估值偏高、科技变化的复杂性、投资者心态等因素。同时还需警惕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上升的潜在风险。风险偏好有很强的周期性,而且它的变动速度要比基本面的变化速度快得多。“当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提升的时候,我们需要对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稳定性做谨慎评估,警惕情绪波动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长久来看,综合多方面因素,慢牛比快牛要好。”
史博认为,国内投资便利、可投资的中国资产,过去主要以A股为主。现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港股通的发展,港股逐步成为了一个国内投资者便利投资的中国资产。史博表示:“从中长线来讲,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重视刚刚开始,配置角度来讲,尤其海外长期资金也是增配的,而且机构投资者的增配行为和中国资产在全球投资基准的比例上升之间存在正向向上循环关系。总之,中国资产的长期吸引力突出。无论对于国内投资者还是海外投资者,都可以便利地投资于港股资产,也是我们非常值得关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