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0 00:36:01 股吧网页版
私募“大佬”林园回应业绩争议:坚持长期持有 否认清盘风险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近期,私募界知名投资人林园旗下多只产品业绩波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部分产品年内收益不仅跑输沪深300指数,甚至出现亏损。针对市场关切的业绩原因、策略调整等核心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对林园进行独家专访,还原其对当前市场与产品管理的核心观点。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林园旗下在管产品数量超260只,部分产品业绩分化显著。林园在采访中明确表态:不设额外风控措施、不调整现有持仓,将持续坚守长期持有策略,并否认产品存在清盘风险。

  业绩透视:18只披露业绩产品全跑输沪深300

  公开资料显示,林园自1989年入市,以8000元起步,凭借长期聚焦价值投资、持有贵州茅台等核心标的积累市场影响力;其创立的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林园投资”)成立于2006年,目前管理规模稳定在百亿级,投资方向长期围绕消费、医药展开,产品运作周期以3-5年为主。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林园投资旗下263只私募基金中,18只有业绩披露的产品里,有部分斩获不错的收益。截至9月26日,“林园投资218号”今年以来收益8.38%,近一年收益10.05%,近一年收益排名1420/1839;“林园投资205号”今年以来收益4.64%,近一年收益1.84%,近一年收益排名1530/1839。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末,这18只有业绩披露的产品均跑输沪深300指数。即便收益表现较好的“林园投资218号”,近一年10.05%的收益,仍低于沪深300同期13.25%的涨幅。

  更受关注的是,近一年林园旗下多只产品出现亏损。例如“林园投资173号”“林园投资21号”等,年内跌幅近4%。其中,“林园投资173号”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累计亏损23.80%,近一年亏损10.99%,收益排名1685/1839,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达15.50%;截至9月30日,该产品今年以来亏损3.50%,单位净值为0.7620。此外,“林园投资21号”虽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133.64%,但近一年亏损16.90%,大幅跑输沪深300同期13.25%的涨幅。

  独家回应:归因短期标的下跌,不设额外风控、不调仓

  “业绩阶段性不及基准,核心原因是持仓标的短期价格下跌,而非行业配置或个股选择出了问题。”面对南都·湾财社记者关于业绩波动原因的提问,林园直言,其投资逻辑始终清晰:买入具备长期价值的股票后坚定持有,不会因短期股价涨跌调整操作。

  他进一步解释,林园投资的视角与市场上追求短期收益的风格存在本质差异:“我们只看公司基本面,只要标的长期价值没变化,哪怕短期跌20%、30%也不会卖;反过来,即便股价涨了,只要没达到我们判断的价值上限,也不会轻易减持。”

  针对“当前市场环境下是否调整组合管理策略、增设风控措施”的问题,林园给出明确答案:“没有额外风控措施,也不会调整持仓。”在他看来,公司的风险控制核心并非设置止损线、仓位限制等“外部条款”,而是“把好投资标的入口关”:“我们在买入前会花6-12个月研究公司,从行业空间、竞争壁垒、盈利稳定性等维度筛选,确保买入的是‘能活10年以上、能持续赚钱’的企业,买入后跟着公司成长,这就是最有效的风控,不需要跟风炒作,也不用应对短期市场波动。”

  对于市场关注的“科技股配置”动向,林园透露,旗下部分产品确实配置了科创板股票,但占比极低:“比如一只2-3亿规模的产品,科技股配置金额大概800万,主要是为了满足部分产品合同中‘需配置一定比例新兴产业标的’的规则要求,并非主动战略布局。”他强调,这部分持仓目前没有亏损,且短期内无变动计划。他解释称:“技术迭代风险高,我更倾向商业模式简单、需求稳定的传统行业,如酱油制造。”这种“核心+卫星”的配置策略,既保证了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又规避了过度集中的风险。

  市场判断:锚定消费医药长期机会,预判70%人跑不赢沪深300

  谈及未来一年A股市场的机遇与关注领域,林园表示,将持续聚焦消费、医药两大板块的长期机会,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虽认可其行业价值,但不会参与”。

  “消费是刚需,医药是老龄化背景下的确定性赛道,这两个领域的优质公司能穿越经济周期,长期盈利增长有保障。”林园解释,不参与热门领域的原因在于“看不懂短期估值逻辑”:“不少热门板块公司业绩波动剧烈,我们难以判断其长期价值,不如坚守自身能力圈。”

  对于A股市场整体走势,林园提出“涨多必跌、跌多必涨”的判断,认为短期市场波动是正常现象,而投资者更应关注长期收益。“我判断今年70%以上的人可能跑不赢沪深300,”他直言,短期业绩表现无法衡量投资价值,“很多人追求月度、季度收益排名,但投资是5年、10年的事,一年跑赢不算赢,能持续跑赢才是核心。”

  直面争议:否认清盘风险,提醒投资者“认可策略再买入”

  针对近期市场流传的“林园旗下产品存在清盘风险”的传言,林园在采访中直接否认:“清盘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产品合同到期,目前公司没有到期需清盘的产品,也不存在因净值触及止损线而清盘的情况。”他补充,林园投资的产品以内部运作为主,外来投资者占比不足20%,“投资者结构相对稳定,不会因短期赎回引发流动性问题。”

  对于自媒体传言,林园建议投资者通过公司官网、公众号等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并直言:“如‘公司被处罚’、‘产品清盘’等传言均为不实信息,我们不会理会这些噪音,只专注做好投资。”

  在投资者沟通与风险提示方面,林园延续了其“直接坦率”的风格。他表示,多数投资者了解并认可其长期投资逻辑,“很少有人因为短期收益波动来质疑”,同时再次强调“买产品亏了活该”的观点:“投资者在买入前必须充分了解我们的策略,认可长期持有、接受短期波动,否则就不要买。我们不会迎合短期收益诉求,也不会因为有人抱怨就调整策略。”

  市场观察:长期投资策略面临短期考验

  对于林园旗下产品的业绩分化与策略坚守,有私募行业分析师指出,这反映出长期价值投资在短期市场波动中的“定力考验”。“消费、医药板块今年以来整体承压,叠加市场风格偏向短期交易,长期持仓策略确实会面临业绩阶段性落后的情况。”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研究员指出,林园的策略核心在于“标的筛选能力与持仓耐心”,若未来消费、医药板块回暖,旗下产品业绩或有望逐步修复。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该分析师建议,选择私募产品时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周期,“若无法接受3-5年的长期持有与短期业绩波动,则不宜盲目跟随长期价值型私募的策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