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0 00:32:41 股吧网页版
重塑中欧贸易的理性与秩序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逄锦华

  近期,波兰以“边境安全”为由再度单方面阻断中欧班列通行,导致大量货物滞留,中欧陆路物流主干道再度陷入瘫痪。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技术性中断,而是当前国际贸易体系深刻区域化、政治化、价值观化的集中体现。它暴露出一个日益严峻的现实:在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的背景下,部分欧洲国家正将中欧经贸合作异化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延伸,以“价值观外交”和“安全泛化”为名,行“脱钩断链”之实,严重侵蚀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根基。

  中欧班列自开通以来,累计开行超8万列,连接中国与欧洲25国200余城市,年运输货值占中欧贸易比重持续提升,已成为亚欧大陆上最高效的陆路物流网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最具实践成效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它不仅显著降低了中欧企业间的物流成本与时间,更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的跨境协同。2024年,尽管面临重重干扰,中欧双边贸易额仍维持在7800亿美元的高位,充分证明市场规律与产业互补性才是中欧关系的底层逻辑。

  然而,这一基于互利共赢的经贸现实,正被日益浓重的地缘政治叙事所遮蔽。波兰等国以俄乌冲突引发的“边境危机”为由,将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营与对俄制裁强行挂钩,实则是一种“安全泛化”的典型表现。中欧班列的货物清单、运输路径、通关流程均接受国际监管,其运行本身不构成任何安全威胁。将正常的商业运输与地缘冲突混为一谈,不仅缺乏事实依据,更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非歧视与自由流动。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将经济工具政治化,试图通过制造“制度性壁垒”来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维护西方在旧有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主导权。

  更值得警惕的是,“价值观外交”正成为阻碍中欧合作的新障碍。部分欧洲政客将经贸议题与意识形态、人权议题强行捆绑,要求中国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队”,否则便以限制市场准入、阻断物流通道相威胁。这种将复杂国际关系简化为“民主VS威权”二元对立的叙事,不仅无助于解决乌克兰危机,反而加剧了全球分裂,损害了中欧双方的共同利益。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交换与合作,其基础应是互利共赢的经济逻辑,而非强加于人的价值标准。当“价值观”凌驾于“价值链”之上,全球贸易体系的理性与效率便荡然无存。

  面对这一区域性的制度性阻滞,中国并未陷入被动应对或情绪化对抗,而是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与升级。其中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便是“冰上丝绸之路”的实质性推进。2025年,中国首艘北极商业快航成功试航,仅用18天便从中国抵达英国,航程较传统苏伊士航线缩短逾40%,单程燃油成本节省超50万美元,往返节省超百万美元。这一成就,不仅是技术与路径的创新,更是对当前区域贸易困境的战略突围。

  从国际贸易体系演进的视角看,北极航线的启用标志着全球物流网络正从“海洋霸权主导”向“多元通道并存”转型。传统上,全球贸易高度依赖马六甲、苏伊士等由西方掌控的“咽喉要道”,形成了事实上的通道垄断。而“冰上丝绸之路”依托气候变暖的自然条件,通过中国与俄罗斯、挪威、冰岛等北极国家的务实合作,开辟了一条高效、安全、低碳的新通道。它不搞军事化,不设排他性联盟,而是致力于打造和平、绿色、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原则。

  这一变革,深刻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经贸领域的实践价值。与西方“零和博弈”“势力范围”的地缘政治逻辑不同,中国倡导的是一种基于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欧班列是“陆上联通”的典范,“冰上丝路”是“极地联通”的开创,二者共同构成中国推动全球贸易体系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双轮驱动”。它们不挑战现有体系,而是通过增量改革,为全球供应链提供更强的韧性与更多元的选择,尤其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中欧关系的未来,不应被地缘迷思与价值观偏见所绑架。双方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这是市场规律与产业逻辑的自然结果。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愿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推动中欧投资协定早日重启,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我们呼吁欧洲摒弃“安全泛化”与“价值观捆绑”的错误做法,回归经贸合作的理性轨道。

  (作者系宏观经济研究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