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刚过,就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今年研三的林琳就开始进入了秋招的节奏。
“我已经开始积极投递简历,同时准备笔试环节。准备上主要包括整理个人简历、梳理以往实习和研究经历等。我的目标是进入和就读专业相关的行业,比如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另外也会考虑与传播、公共事务相关的岗位。”林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在秋招之外,林琳坦言考公考编才是她的主要方向。根据多个省份发布的计划,2025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笔试时间为10月25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每位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综合能力、职业发展方向、兴趣所在等来确定就业目标,而不是盲目跟风。“现在不少毕业生就盯着考公考编,但从概率上看,一些人反复多年都无法考上,最后甚至影响到了其他的就业选择。因此每个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更为客观的职业规划。”
那么,今年秋招与考编有什么新特点?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在今年秋招,各地频频进行“跨省揽才”。比如,广东的“百万英才汇南粤”秋招活动近日在北京、上海、辽宁、广西等多地举行。
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根据各地发布的公告和信息,一些地方明确将提高考编的年龄上限,这或许意味着考编的竞争会更为激烈。
9月下旬,在问政四川平台上,有网友提问:绵阳今年下半年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聘年龄会有变化吗?会提高到38岁吗?对此,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绵阳市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年龄条件已放宽至38周岁及以上。
跨省揽才风起
2025年秋招正在进行中,目前多场秋季大型招聘会已经开始。
比如,9月28日,湖北省人社厅、省国资委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2025年“才聚荆楚·共建支点”秋季大型招聘会,吸引多所高校逾2万名毕业生到场选岗求职。
同在9月底举行的“职引未来——宁夏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招聘会”覆盖制造业、信息技术、教育医疗、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累计发布就业岗位4000余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高校毕业生,他们对于秋招的期待各不相同。
林琳表示,从长远发展来看,希望找到一份既能体现自身专业价值,又能积累稳定经验的工作。收入方面,短期内不会特别强调高薪,更看重职业成长空间和稳定性。
“我更倾向于回到家乡发展。一方面,家乡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生活压力小;另一方面,家庭的支持和人脉资源也有利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家在四川的林琳说。
不过在车辆工程专业读研的王斌并不想返回家乡,更希望去大城市工作。“杭州、重庆、郑州都是我的可选项,我的目标是进入学校工作,如果企业有合适的岗位也不错,因为我更希望岗位与自己的职业理念相匹配。”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何君表示,她想找一份自己擅长、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深耕下去。“我更愿意留在家乡发展。”
熊丙奇指出,大学生返乡就业还是留在大城市,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有些大学生觉得一定要留在大城市,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压力也比较大。但返乡就业也需要考察当地的整体环境如何,是否有促进人才更好发展的环境。”
那么,如何获得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从招聘的情况来看,目前很多企业会更强调高校毕业生的实习经历。
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HR付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往年,企业今年在招聘规模、薪资预算上都有一定紧缩。“因此,我们会看重毕业生是否有实习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此外,高校毕业生的自我驱动力、抗压能力等也是考察的重点,我们也会运用基本性格测试等工具,针对不同岗位来进行筛选。”
林琳表示,她也在关注招聘平台上的机会,感觉最大的挑战是岗位数量相对有限,尤其是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岗位竞争激烈。
熊丙奇指出,目前企业的人才评价体系各不相同,一些单位更强调人才和岗位的匹配度,也就是求职者是否有能力胜任。
“而且关键也并不是在简历上写了自己有多少段实习经历,而是自身能否通过实习锻炼出真正的能力,大学生需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熊丙奇说。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今年秋招,各地频频进行“跨省揽才”。
比如,9月23日,郑州市人才交流中心携手浙江省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跨省人才招聘活动。9月27日至28日,2025年“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省外秋季首发甘肃兰州,以省市县三级联动方式正式拉开淄博秋季省外入校招聘序幕。
此外,自9月下旬开始,湖南陆续在长沙、上海、北京、西安、武汉、成都、南京等7座城市,面向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集中招聘。而广东举行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更是在北京、上海、辽宁、广西等多地举行。
放宽考编年龄
对很多高校毕业生来说,与秋招同步进行的,还有对于考公和考编的准备。
根据安排,10月25日是多省份事业单位联考的时间。比如,根据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相关工作安排,10月25日上午将进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科考试。
此外,黑龙江、辽宁、安徽、甘肃、重庆等地也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笔试时间安排到10月25日。
此后,根据往年的惯例,从11月开始一直到明年3月,将是国考和各地省考的时间段。
“我目前重点聚焦四川省考,还打算参加明年四川事业编考试。”林琳说。
林琳表示,今年因为不想分心,所以暂时不打算参加事业编考试。除此之外,其他考试暂时没有考虑。“不过,秋招我是会参加的,我不会完全放弃企业机会,在秋招中也会积极尝试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去笔试和面试。综合来看,我会优先考公,同时以企业求职作为补充,形成双重准备。”
熊丙奇表示,大学生一定要进行职业规划,不要招聘的时候到处“赶场子”。高校也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充分的就业指导,不要盲目地考公考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今年下半年考编的一个特点是,不少地方进一步放宽了年龄限制。
以四川为例,除了绵阳明确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年龄放宽,还有多地也明确将放宽年龄限制。
9月26日,四川眉山市发布2025年下半年眉山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岗位对年龄的限制为本科学历要求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学历要求1981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
同在9月26日,遂宁市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显示,岗位和条件要求为本科生的年龄为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的年龄为1981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退役军人可在规定的年龄基础上再放宽2周岁。
遂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问政四川上给网友回复也明确,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大专、本科学历年龄要求为不超过38周岁。

这意味着眉山、遂宁等地将事业单位的招聘年龄放宽到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
不仅仅是四川,在考公考编的年龄限制中,上海也在部分领域放宽了年龄上限。
今年8月,根据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公告,报考条件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
而上海市2024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公告的年龄要求是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之前考公考编设置了35岁的年龄门槛,这几年一直呼吁放宽考公考编的年龄,一些地方也开始做探索和尝试,针对部分岗位、部分群体来放宽,或者更大范围放宽年龄限制,使得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熊丙奇表示。
(应采访者要求,林琳、王斌、何君、付杰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