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避开了热门城市,选择了一个人少的地方自驾游。我们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逛南水湖、走大峡谷、访云门寺,人少景美,体验感特别好!”回顾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期(下文简称:“双节”),广东游客徐女士的言语中满是惊喜。
今年“双节”,国内旅游市场再度展现出蓬勃活力。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超8090亿元。
“双节”期间,传统5A景区仍保持较高客流,北京故宫、杭州西湖、三亚亚龙湾等经典景区延续多年“人挤人”的盛况,景区限流、排队数小时成为常态。
在传统热门景区依旧“人从众”的同时,一股新的旅游潮流正悄然成型:越来越多像徐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主动从大城市的热门景点转向县域小众目的地,“反向旅游”成为这个假期一抹亮丽的色彩。
县域旅游订单激增
传统热门景区虽依旧保持高客流量,但“体验感下降”的问题愈发凸显。
据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假期首日,杭州市接待游客178.82万人次,与去年持平。其中,西湖景区接待游客44.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收费公园客流量9.32万人次,同比减少8.45%。
断桥景点拥挤,游客摩肩接踵。部分游客表示“看的不是湖景,是后脑勺”“排队1小时,拍照2分钟”。
与之相对应的是,县域小众目的地凭借“低拥挤度、高性价比”的优势,迎来客流爆发式增长。马蜂窝此前发布的“双节”出行趋势预测显示,面对假日期间各地人流密集的情况,寻找小众目的地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首选,“十一去哪人少”等词条相关热度环比大幅上涨200%。
这个假期,县域旅游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美团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县域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其中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等县域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
高德地图“扫街榜”印证了这一趋势。山西应县木塔、广东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辽宁凌海布达拉宫广场、辽宁本溪小市一庄、浙江海盐县观海园、贵州镇远县镇远古城、福建长汀县长汀古城、浙江天台县国清寺、陕西礼泉县袁家村、安徽歙县徽州古城、河北正定县正定古城等地,纷纷跻身全国热门景区榜单,成为年轻人“奔县”的重要目的地。
“之前假期去一线城市旅游,热门经典人山人海。这次我们一家人选择去防城港,景色好、物价低,全家人都觉得特别舒服。”上海游客赵女士的感受,代表了不少选择“反向旅游”游客的心声。
95后的小余已是探索小县城的“资深玩家”。“周边县城我快走遍了,不少地方已‘二刷’甚至‘三刷’,”她分享道,小县城旅游性价比很高,人均500元就能舒适地玩2天。
深度体验受追捧
与传统“打卡式”旅游不同,年轻人开始追求更深度的旅行体验。例如,从上海出发,高铁2小时以内即可到达的江苏东台、江苏宜兴、浙江海宁等。
同时,更多宝藏小城走进公众视野。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的先锋书店,就是这个假期的“网红景点”之一。
“假期前我们就开始备货,假期期间客流大涨,经常满店。”书店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假期小店整体营收约10万元,比去年同期明显增长。带有地方纪念意义的冰箱贴卖得最好。”
当地民宿同样一房难求。“逢国庆假期至少要提前两周预订,”一家民宿前台表示,“村里的旅游越来越红火了。”
江西景德镇也因独特的文化体验成为假期黑马。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当地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15%,其中20—30岁年轻人占比达50%,五星级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加近30%,Top5的客源地分别是北京、武汉、上海、杭州、深圳。沉浸式体验陶瓷手作成为新玩法,美团平台上相关团购商户数量同比增长35%。
“我们店里有18位陶艺老师,拉坯环节都是一对二服务,尽力让客人有更好的体验。”景德镇一家陶艺店老板介绍,“手链近乎按进货价销售,就是希望通过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年轻人重塑旅游新风向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的机票、火车票订单中,20—30岁人群占比超过50%,年轻人成为假期旅游出行消费的新主力。他们的偏好变化,正深刻影响着旅游市场的格局。
如今,年轻人不再热衷于从众打卡热门景区,而是更追求个性探索,“人少景美”成了选择目的地的首要标准。会玩、爱玩的年轻人在反向旅游中避开人潮。
“之前去热门城市,游客太多了。”广州游客吴女士坦言,这次她选择了江西赣州的小城龙南,“没有人挤人,可以好好体验‘围屋之都’的客家风情。”
在体验层面,年轻人不再满足“走马观花”,而是渴望沉浸式感受当地文化。汉服体验、茶艺工坊、河灯祈愿、非遗技艺体验等互动性强的项目订单量涨幅快。
马蜂窝发布的2025“双节”出行数据表明,“非遗体验”“古装旅拍”“地质研学”等深度主题游产品搜索热度同比增长200%。各景区也顺势推出特色活动,如万岁山武侠城与蜜雪冰城IP的联名活动,带动景区消费总额增长45%,吸引异地游客同比增长30%;拙政园的经典夜游项目“拙政问雅”拓展游玩的时间维度,“双节”期间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0%,搜索量同比上涨200%。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的旅行正回归本质。“在古镇里,我更喜欢跟着导航闲逛,了解当地人的生活,”00后大学生小江说,“比起打卡发朋友圈,这种烟火气更吸引我。”
从追逐热门到探索小众,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中国旅游市场正在年轻人的推动下,步入更加多元、个性化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