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法兰克福10月9日电(记者尹亮)8日,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德国银行业协会分别发布秋季经济形势预测报告,称德国经济将于明年实现较高增长,或将摆脱长期疲软状况。部分德国经济界人士指出,此次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力并非德国传统优势的外贸出口,而是私人及公共消费和投资活动,同时高度依赖政府支出带来的刺激,显示德国经济仍存在长期的结构性隐忧。
德国经济预计将于明年迎来好转
10月8日,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发布秋季经济预测,称经历连续两年经济萎缩后,德国经济在2025年秋季出现轻微复苏迹象,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将增长0.2%,较此前春季预测的“零增长”略有上调。与此同时,预计德国经济将在2026年增长1.3%,2027年增长1.4%。
报告认为,稳定的物价走势、显著增长的工资水平以及针对家庭的定向减负措施,未来几年将有效增加德国民众的实际可支配收入。随着劳动力市场预期好转,消费者情绪有望改善,从而提振零售、餐饮等贴近消费的服务业需求。
德国银行业协会同日也发布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说,当前德国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预计2025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0.2%,投资和出口均低于上年水平。报告预测,2026年德国经济将迎来好转,预计经济增长1.4%,其中投资将成为主要驱动力,私人消费企稳也将支撑内需。
“经历了5年多的经济停滞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明年经济实现增长的坚实基础。”德国银行业协会总经理海纳·赫肯霍夫说。
财政支出将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能源危机、转型危机、创新危机……近年来,德国经济遭遇多重挑战,使得“欧洲经济火车头”愈加失去动力,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更给出口导向的德国经济带来极大压力。
面对增长压力,新一届德国联邦政府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以此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选项。今年7月,德国财政部宣布,联邦内阁已批准2026年联邦预算草案。根据草案内容,2026年德国联邦政府计划总支出为5205亿欧元,比上一年增长3.5%;公共投资规模将达到1267亿欧元,再创历史新高。资金将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住房建设、数字化发展和国防安全等领域。
德国政府支出增长将带来积极的刺激。德国银行业协会的预测报告显示,仅德国联邦政府财政方案一项,就可能在2026年为德国经济增长贡献高达0.8个百分点。德国经济与能源部的报告也表明,今明两年交替之际,受政府经济和财政政策措施支撑,德国国内经济活力预计进一步增强。
瑞银欧洲公司德国首席经济学家、德国银行业协会经济和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菲利克斯·赫夫纳(Felix Hüfner)认为,德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方案包含国防开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计划,将有助于德国经济在两到三年内保持较高增长。
结构性因素或仍将长期困扰德国经济
德国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几年德国经济增长的相当大部分预计将来自高额政府支出,但这一推动力也只有在投资迅速落实时才能见效。同时,德国经济仍面临转型压力、出口乏力、新兴经济体竞争和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等艰巨挑战,如果缺乏根本性的经济政策改革相配合,德国经济就难以实现长期经济增长。
逐渐攀升的财政支出使得德国财政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联邦预算草案显示,2027年至2029年间,德国联邦财政预计将出现1720亿欧元预算缺口。
自2020年以来,德国公共债务更是持续增长。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德国公共债务增至2.5105万亿欧元,首次超过2.5万亿欧元,相当于德国人均债务30062欧元,比前一年增加了669欧元。
“只有潜在增长率显著提升,高额的国家债务才能长期维持下去。目前估算这一数字仅为每年0.4%。”赫肯霍夫说,现在必须全面果断推进改革,以便有效改善德国的增长和投资条件。“在经济政策上,这不是两三个冲刺就能追赶的问题,而更像是一场马拉松。”
赫夫纳认为,应对经济结构性问题,德国联邦政府应推行以下改革:一是扩大就业规模并延长工作时间,二是出台扶持私人投资的政策,重点是精简行政流程并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税率,三是推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制度改革。
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卡特琳娜·赖歇表示,为确保长期增长,德国必须消除改革积弊,降低能源成本、鼓励私人投资、解决国际对比中偏高的税费负担问题、削减官僚主义、开放市场并推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