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9日电(记者丁雅雯、吴慧珺)2025年国庆假期恰逢中秋,长达八天的“超级黄金周”点燃了居民消费热情。除景区门票售罄、交通客流攀升等传统指标外,以“味蕾游”为代表的餐饮消费展现出强劲活力,成为本轮假期消费市场的重要亮点。
大众点评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假期,“必吃榜”榜单流量整体环比上月涨近180%,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杭州、苏州、天津、南京、深圳、武汉为“味蕾游”热门城市TOP10。值得关注的是,餐饮消费热潮正加速向低线市场延伸,一批特色美食小城成为“黑马”,榜单流量涨超217%,带动当地上榜小店订单量涨超222%、上榜老店订单量涨超248%。这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市井美味,凭借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地道的制作工艺,成功吸引大批美食爱好者专程探访。
记者在安徽省安庆市大南门特色街区看到,在大南门牛肉包子店铺门口,店外的等位队伍沿着人行道蜿蜒排开。作为安庆市代表性的传统小吃,这家店每天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餐饮火爆场景从市井蔓延至品牌餐饮。海底捞火锅后台数据显示,假期前3天,浙江杭州、湖南长沙、广东广州等热门旅游城市门店普遍迎来较高客流。其中,位于西湖边的海底捞火锅杭州工联CC店连续3天翻台率超过12轮。
为迎接秋季消费旺季,各大餐饮企业积极推出时令新品,以特色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如,茶百道推出的“金桂观音”系列新品,采用三种茶底与真实桂花精心拼配,融入桃胶、雪梨、桂花酒酿等秋季时令原料,非常适合全家出游时享用。该系列产品在“十一”期间共售出近130万杯,市场反响热烈。
茶百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京、桂林等热门赏秋城市的景区门店销量增幅普遍超600%,其中还有门店单店销量增幅近2800%,“赏秋经济”对餐饮消费的带动效应显著。
业内专家表示,“十一”期间餐饮消费全面爆发,反映了消费升级的持续深化。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从知名连锁到街头老店,品质餐饮正成为拉动假日经济的重要引擎。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餐饮消费的在地化迁移现象,揭示出体验经济时代的需求特征。“当年轻人愿意为一份特色小吃跨省流动,背后是消费决策从景观欣赏转向情感共鸣。这种转变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地理边界,让市井烟火成为重构旅行意义的新坐标。从产业角度看,网红小店的爆发效应激活了区域经济的毛细血管,一家小吃店带动周边民宿、交通、手工艺等配套消费,形成自组织的商业生态。这种趋势最终指向新型消费背景下的市场细分,推动文旅产业从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体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