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9 11:16:30 股吧网页版
613.2亿元!广东“双节”成绩单来了
来源:上海证券报

  音乐会、中秋灯会、主题展览……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广东精心组织近3000场“迎国庆、庆中秋”系列文旅活动,全力奉献高品质的节日文化大餐和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10月8日,广东省文旅消费市场晒出亮眼成绩单:10月1日—8日,广东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七天增长11.5%(以下对比均按此口径);实现旅游收入613.2亿元,增长14.2%。

“双节”假期,游客人均花费940.8元

  假期八天,广东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21.9万人次,增长16.5%;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365.5万人次,增长14.8%;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90.3万人次,增长14.7%;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269.1万人次,增长17.0%;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291.6万人,增长16.2%。

  广东全省游客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40.8元,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2.5%。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吴华钦此前曾介绍,广东文旅系统积极推动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扩大产品供给,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旅游活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全省接待游客8.74亿人次,同比增长12.4%;实现旅游总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今年1—8月,广东接待游客5.63亿人次,同比增长8.1%;实现旅游总收入7614亿元,同比增长9.5%。

近3000场系列文旅活动举行

  今年“双节”期间,广东精心组织近3000场“迎国庆、庆中秋”系列文旅活动,全力奉献高品质的节日文化大餐和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重要契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并开展了“趣动全运文旅有约”广东文旅全运嘉年华活动,打造出一场全民可参与、可享受的节日文化盛宴,进一步激发群众跟着全运会游广东的热情。

  河源举办“江湖渔火太平夜市”第二届鱼灯夜游活动,12.5万市民游客齐聚新丰江水道两岸观看。潮州推出粤东首部非遗沉浸式舞台剧,揭阳古城修缮升级、焕新引客,梅州“梅”好时光醉美客都——2025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系列活动主会场与分会场联动,各项非遗传承活动热闹非凡。

  在潮州千年古桥广济桥上,12个摊位成为展示非遗的窗口。长假期间,潮州组织超过一百场文旅活动,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呈上丰富的“文化大餐”。

  长假期间,广东“金秋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开展,面向广东本地居民、全国来粤游客及入境游客,发放总计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推出相关酒店、景区、线路等文旅产品八折或满额立减、单笔最高减200元的惠民补贴,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满足广大消费者假期消费需求,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

音乐节、演唱会成消费新引擎

  长假期间,音乐节成为文旅市场一大亮点。10月2日—4日,以“国际与潮流”为主题的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在南沙音乐秀场举办。该活动三天内共吸引近9万人次乐迷到场观演。其中,广东省外乐迷占比约50%、省内跨城乐迷约40%。

  草莓音乐节带动广州市南沙区餐饮、酒店、交通等消费同步升温。音乐节期间南沙区接待旅客总数超过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3.96%。重点商圈总销售额突破8288万元,酒店民宿入住率达到85%,部分房源提前售罄。

  据了解,9月16日起,粤港澳大湾区进入为期一个月的“文艺时间”。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大湾区11座城市联动登场。

  广东省文旅厅数据显示,近两年,张学友、谭咏麟、容祖儿等众多港澳艺人频频亮相大湾区内地9市,带来了超过百场演出。从城市分布上看,除了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等市外,惠州、肇庆、江门、中山、珠海等地相继迎来了港澳艺人的高水平演出。

  过去两年,大湾区内地城市共审批近4000场营业性演出。文艺活动的热度,正在转化为实在的经济效益。2025年第一季度,广州演出市场收入超过4亿元,其中演唱会贡献了约40%;香港2024年—2025年上半年演唱会直接消费额达到34亿港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