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带孩子出去看世界,但家里老人出行不方便,独自留在家里又不放心。”每逢长假,家住杭州市滨江区的张女士总会面临“难以两头兼顾”的困境。
而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张女士所在的滨江区西兴街道联合辖区三家养老服务机构试点推出了双节“短托养老”服务。假期期间,每天花费99元,就可以让老人住进养老中心,并享受一日三餐和日常照料等服务。
这样的“临时托管”服务解了张女士的燃眉之急,“爸妈在假期得到了专业照护,我们也可以放心带孩子去外地转转。”张女士说。

在杭州滨康乐龄中心,工作人员陪老人玩游戏。新华社记者唐弢摄
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传统养老院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短托养老入住时间短、灵活度高,可以满足子女外出、老人术后恢复等短期照看需求,解决了家庭照护的“断点”。
8日14时左右,记者来到提供“短托养老”服务的杭州滨康乐龄中心,这里的老人们已经结束午休,正坐在窗边唱歌、做游戏,工作人员则在一旁辅助,不时向老人们竖起大拇指。
“今年双节假期,有4位老人在我们这里办理了‘短托’,我们采用‘日托+短住’的养老模式,老人们可以像上‘幼儿园’一样,选择‘早上过去、晚上回家’,也可以选择短住。”滨康乐龄中心运营方负责人应晓昂说。
“老人短住期间,我们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以及日常照料等服务,还会带老人参加趣味游戏,比如手指操、画画,以及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应晓昂说,我们也跟家属建立了联络群,及时反馈老人的生活动态。
在滨康乐龄中心住了3天的刘爷爷说,这里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康复设备和应急预案,对于需要医疗护理或日常照料的老人来说,比独自在家更安全,子女也更放心。

在缤纷康养中心进行“短托”的汪美芬老人。新华社记者唐弢摄
据了解,自“短托养老”服务推出后,西兴街道几家养老服务机构前来咨询的人就没断过。
在杭州缤纷康养中心,负责人徐利娟同样感受到了这份“被需要”。作为一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这次双节期间,缤纷康养中心布置了9张床位用来临时托养,前后有5名老人入住。“因为子女临时外出,有位老奶奶来住了两天;还有一对老夫妻来看望亲友,觉得这里比住酒店更舒心、更划算。”徐利娟说。
在缤纷康养中心的“长者客厅”,90岁高龄的汪美芬正跟几位老人看电视、聊天。“我女儿和外孙去旅游了,原本临时来这住几天,却没想到早中晚的食谱很丰富,饭菜也合胃口。”在体验了几天的短托服务后,汪奶奶办理了长住,“住在这里,子女省心,我也开心。”
徐利娟告诉记者,这次推出的“短托”服务特别设计“省心住”“开心玩”“安心护”三大模块,除标配的适老化房间、每日三顿营养餐外,还有中秋茶话会等20余项活动。同时,他们的医护人员会24小时值班保障。
“现在前来咨询的很多居民都希望平时也能推出这种‘短托’服务。”应晓昂说,由于乐龄中心就开在社区里面,平时有子女上班或出差,老人需要短期康养的,都想送老人过来短期居住,子女步行十几分钟就能来看望,比较方便。
西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闫淼表示,“短托”服务的出现,是对当下社会养老焦虑的温柔回应,它精准聚焦了长期照护者迫切的“喘息”需求,养老机构通过提供专业、临时的托养服务,有效缓解了子女的照护压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市民养老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丰富和拓展养老服务,全力提升‘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可感度与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