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假期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灯会现场客流密集,夜幕未降,现场便已被人流的热闹气息“点亮”。南门停车场早早就排起了等候入场的长队,入口处检票通道前人流不断,不少游客携家带口前来。
在灯会现场,一位来自河北的游客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此次来北京走访亲戚,正好顺道来灯会游玩。“白天还去了天坛公园欣赏花展,当时人就很多。到了晚上,灯会的人依然不少。这里的非遗游和体验项目特别吸引我,包括非遗打铁花表演、少数民族篝火舞蹈等,这些活动都很有意思。”
这一热闹场景是全国文旅市场的缩影。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双节”假期落下帷幕,文旅消费市场活力十足。超长假期下,长线深度游成为主流,除传统热门城市外,小城也激活了文旅大能量。如今,旅游对“情绪价值”的关注已超越传统观光需求,非遗游、味蕾游等体验式消费逐渐成为新热点。
10月8日,携程发布报告显示,远途旅行与深度体验成为今年“双节”旅游主要趋势,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出境长线游也受到游客热捧,多个欧洲目的地订单翻倍。此外,出境包车游更是呈现深度化趋势,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0%。
美团旅行数据也显示,8天“超长”假期,平台出行订单量较去年增长超30%。远途旅行热度攀升,带动目的地交通、住宿、小团游等订单量显著增长。其中,“双节”假期小团游订单量大幅增长,新疆、内蒙古、四川、云南等均为热门长线小团游目的地。
游客在远途旅行中还呈现出“串游”的新特征。飞猪平台上,多目的地“串游”趋势明显,机票、用车等交通工具类商品人均预订量同比提升5%,酒店、线路游、门票等商品人均预订量同比增长4.6%。游客足迹进一步扩大,覆盖超180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大幅增长。游客玩得更深入,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游客增长尤为强劲;东亚、东南亚以及澳新、欧洲的中小城市游客量也翻倍增长。
途牛方面告诉记者,今年“双节”假期,途牛用户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两位数增长。“超长”假期为游客带来更为充裕的度假时光,更多用户选择了5至6天的出游行程。其中,国内长线游用户中,选择5至6天出游行程的占比为46%;出境长线游用户则更倾向于10至13天的行程,在出境长线游中的出游人次占比达65%。
今年“双节”假期,非遗游、味蕾游等体验消费延续了近年来的火热态势。
美团数据显示,这个假期期间,美食之城“以食引客”,大批游客以美食为锚。假期第一天,“必吃榜”榜单流量环比增幅近两倍,其中上榜小店流量增幅超125%、订单量涨超178%,上榜老店流量涨超130%、订单量涨超190%。
“上了‘必吃榜’之后,我们店假期期间客流量相比去年多了将近四成。”今年首登“必吃榜”的杭州信义坊勇贤小吃夏老板表示,“榜单让我们这样的小店被更多人看到。”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双节”假期,“味蕾游”进一步推动地方特色菜飘香,徽菜、云贵菜增长显著,抖音团购销售额分别增长了122%和121%,江浙菜、西北菜则分别增长102%、101%。此外,豫菜、鲁菜、鄂菜、粤菜抖音团购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超过80%。
假期期间,体验式消费渐成主流。数据显示,国风起、妆为媒,古风妆成为了年轻游客的“新宠”,抖音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了111%。琉璃烧制、手工陶艺格外受欢迎,订单环比增长分别高达270%和206%。打铁花技艺表演订单量环比增长114%。同时,评弹订单量环比增长150%,灯会和川剧的订单量增幅也达到了88%和63%。
携程研究院分析师表示,“双节”假期订单增长的背后,反映了旅客对旅行意义的理解正不断深化——从热门到小众,从观光到沉浸,从规划路线转向表达情绪,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正越来越清晰地体现“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这一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