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9 00:22:00 股吧网页版
香港多措并举助力内地企业“出海”
来源:证券日报

  香港特区政府日前正式启动“内地企业出海专班”。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月6日在启动仪式上称,在专班的督导下,香港特区政府助力企业“出海”的工作将会更深、更广,亦会出台不同政策措施。

  陈茂波称,拟推出的政策措施包括推动内地银行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以便支持内地企业拓展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市场;提供税务宽减,用以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推动碳排放核算服务等。

  中金公司财富管理国际业务负责人刁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香港具有“不可替代的复合型优势”,以新股上市融资为例,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集资额逾1800亿港元,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升温,意味着其在香港接触更多国际投资者和上下游企业,为海外业务拓展和产能扩张储备粮草弹药。

  内地企业加快在港布局

  内地企业“出海”步伐正在加速。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8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占全球份额11.9%。

  香港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的跳板之一。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创下历史新高,达到9960家,按年增加超过920家,增长10%。其中,来自内地的驻港公司数量最多,达到2620家,占比超过26%。足以证明,香港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好跳板。

  特别是香港特区政府自2022年设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以来,已吸引百度智能驾驶、蚂蚁数科、理想汽车等内地大型公司在香港设立或拓展业务,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香港投资推广署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已协助286家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区域总部、财资中心或离岸贸易公司,同比增长46%。

  更多内地企业借助港股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截至10月8日,港交所排队企业已突破200家,其中超过90%来自内地。政策协同效应也正在凸显,中国证监会去年4月19日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以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加快,累计115家内地企业在港股上市,首发募资总额超2280亿港元。

  港交所也在发力吸引内地企业在港上市。自去年以来,港交所在上市机制上进一步拆墙松绑,包括降低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开设“科企”通道、允许百亿港元市值以上的A股公司通过快速审核机制上市等,吸引更多科创企业来港上市。

  “A+H”股同步上市愈发成为优质企业的“标配”。今年以来,已在港成功上市的A股公司有11家,首发募资额约916.89亿港元。另外,近80家A股公司仍在推进赴港上市进程,处于递表、获取备案通知书等多个阶段。

  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赴港上市可以帮助企业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扩大资本市场影响力。港股市场在国际化方面可以进一步助力科技企业实现海外第二增长曲线,有助于公司在海外标的并购时快速募集相应资金,也有助于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全球市场布局中的投入。

  以香港为平台“出海”

  “内地企业出海专班”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今年9月17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时提出。其中提到,整合资源成立一站式平台,主动招揽有意拓展海外业务的内地企业以香港为平台“出海”,迈向国际市场。

  据悉,为推进有关工作,“内地企业出海专班”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讨论工作策略及计划,并举办首项大型推广活动。

  陈茂波表示,专班的任务不仅是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出海”,也包括以组团走访海外市场等多样化的方式,发动和集结各界力量,发挥最大影响,达到最佳效果。“内地企业出海专班”还将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提供针对性、量身定制的一站式支援方案,包括税务、法律、融资、检测及验证、ESG(环境、社会及管治)、知识产权保障等各方面的咨询服务。

  对于企业而言,香港可以提供关税与法律双重保障。香港商务与经济发展局官网显示,目前,香港已经与33个海外经济体签订24份投资协定,为内地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提供通道。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现在内地企业“出海”,是将生产线建设到海外去,并成为投资的载体,对税务协议的需求大了很多。“我们把香港定位成内地企业‘出海’的加速器,看到有海外政策的障碍,就想办法把它剔除,让企业通过香港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在香港财库局的推动下,2025年1月1日起,香港已不再列于智利的“优惠税制税务管辖区名单”及哥伦比亚的“不合作税务管辖区名单”。2026年1月1日起,葡萄牙也将把香港从该国的“税务黑名单”中剔除。

  “香港一直是内地企业‘出海’的首选地,内地企业在香港可进行便捷的跨境结算,利用多元化融资工具(上市、发债等)进行融资,并可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高效管理全球资金。”中银香港副总裁陈文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