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和中秋叠加的超长假期落幕,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人们更喜欢深度游,也更愿意花钱了。
携程最新出炉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显示,远途旅行与深度体验成为今年国庆中秋旅游主要趋势,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出境长线游也受到游客热捧,多个欧洲目的地订单翻倍。
另外,飞猪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出行的客单价同比提升14.6%。消费提升背后游客结构也在改变,飞猪平台上,95后预订人次占比最高,达到近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同程旅行、美团旅行等多个线上平台的消费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旅游整体呈现走更远、玩法多、品质更高的特征,其中味蕾游、赛事游、小团游等新玩法火热。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这些变化背后反映旅游消费的核心转向“体验”,旅客不局限于“到达”目的地,而是渴望“融入”。由表及里的需求变迁,正是中国旅游市场日趋成熟的证明之一。
“深度游”回归
双节叠加让时间更充裕,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深度游”比“特种兵式”旅游更受欢迎。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长线深度游成为明显趋势。北京、成都、上海、西安、重庆、武汉、广州、青岛、南京和杭州上榜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TOP10。其中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等地整体订单增幅也都接近30%,越来越多的旅行者选择深入西北边陲与雪域高原,追寻纯粹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人文底蕴。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超长假期里,在同一城市停留7—8天进行“深度体验”的游客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50%以上。国庆中秋假期酒店预订增幅TOP10的目的地分别为:新疆阿勒泰地区、内蒙古赤峰、云南保山、辽宁朝阳、云南普洱、甘肃武威、内蒙古呼伦贝尔、四川泸州、山东德州、湖南怀化,其中大部分均是长线游的典型目的地。
从飞行距离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人们也飞得更远。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国内机票3200公里以上航段增速领跑,同比增长14%,新疆成为3200公里以上的航段量的热门始发地和目的地。
“大学生不再局限于就近城市‘特种兵式’旅游,转而探索更多玩得久、体验深入的长线目的地。”飞猪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大学生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3%,其中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10%。在该趋势带动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大学生的人均预订金额较去年提升31%。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上海游客张小天选择了云南普洱深度游。作为咖啡爱好者,他深度探索了普洱当地的一系列咖啡庄园。在他看来,打卡式的“特种兵式”出游时间有限,很难真正领略旅行当地的风土人情。“2022年后大家报复性出游,但解渴过后开始回归理性,对假期和旅行更有规划,而不是跟风打卡。”
为“体验”买单
不是花不起,而是更追求情绪和体验。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情绪、体验消费的趋势也继续升级。取代传统“到此一游”,探访本地特色美食、像本地人一样吃喝玩乐也成为深度旅行的方式之一。
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国庆中秋假期变身为假期吃喝玩乐指南,加大了“必吃榜”“必玩榜”等榜单的推广力度。“上了‘必吃榜’之后,国庆中秋期间客流量相比去年多了将近四成。” 今年首登“必吃榜”的杭州信义坊勇贤小吃夏老板表示。
餐饮之外,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希望像当地居民一样体验本地生活。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9月以来,“必吃榜”“必玩榜”的搜索量同比分别提升96%和145%。沈阳洗浴、扬州三把刀、成都茶馆非遗演出、大理扎染等富有城市特色的体验,成为旅游中的必打卡项目,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跟着“必玩榜”挖掘宝藏玩乐地,解锁地道深度游体验。
除了更追求为情绪和体验买单,大家也更愿意花钱了。“旅游不是为了征服大自然,而是为了与自己和解。”在台州神仙居,游客王先生乘坐电梯实现“无痛上山”。在台州神仙居、莽山五指峰、宁波象山灵岩等景区,都配备了电梯或索道等助力游客轻松上山的设备,假期期间其门票订单同比增幅20%至100%。
为了“省更多的力、看更多的风景”,国庆中秋假期更多游客选择了包车游。在国内,北京包车游假期订单同比增长75%,四川阿坝这些风景胜地包车订单增长翻倍;出境包车游更是呈现深度化趋势,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0%,其中日本市场总GMV增长180%,斯里兰卡市场GMV同比增幅超300%。
在飞猪平台上,假期出行的客单价同比提升14.6%,消费提升背后是游客结构发生改变。
飞猪数据显示,1995年至1999年出生的95后扛起了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出游的大旗,预订人次占比最高,达到近四分之一;2005年以后出生的05后也开始了独立旅行,预订人次同比大增61%,占比提升最快。
同程旅行则发现,乘飞机出行的用户结构呈现出高品质和年轻化趋势。国内首次乘坐飞机用户中,预订国内机票头等舱和商务舱的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女性用户占比超50%。首次乘坐飞机出行的用户随着消费水平提升,更注重飞行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跟团游呈现出“非一线城市用户走得远,一线城市用户花费高”的特征。同程旅行上,一位深圳用户预订的两日家族定制游产品,人均消费超过4万元,以满足其对个性化、高品质服务的需求。
游客对于行程的期待不再停留在景点本身,而转向内容与情绪的满足。携程研究院认为,订单增长的背后,反映了旅客对旅行意义的理解正不断深化,从热门到小众,从观光到沉浸,从规划路线转向表达情绪。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越来越清晰体现“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