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纽约10月8日电 经济热点问答|国际金价缘何再创历史新高
新华社记者徐兴堂徐静
国际金价日前再创新高,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历史关口,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黄金究竟表现如何?国际金价为何大幅飙升?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金价涨势能否持续?
国际金价走势如何
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025年12月黄金期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一度创下每盎司4014.60美元的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已累计上涨约50%,黄金成为全球表现最亮眼的主要资产之一。分析人士认为,黄金市场“害怕错过”情绪比获利回吐情绪更为强烈,导致黄金虽然已经超买,但仍有足够买盘推高价格。
金价连创新高,反映出全球避险需求上升和美元信用度下降的双重信号。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7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经济论坛上表示,投资者应将“约15%的资产配置在黄金中”。他认为,债务工具“已不再是有效的财富储藏手段”,黄金则是“当投资组合其他部分下跌时表现最佳的资产”。
高盛集团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将2026年12月黄金价格预期从每盎司4300美元上调至4900美元,理由是“央行增持与私人部门分散化需求强劲”。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各国央行年度购金量将分别达80吨和70吨,其中新兴市场央行将继续增加黄金在储备资产中的比重,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国际金价为何飙涨
黄金是典型的避险资产。美国政府“停摆”、法国政局动荡、美日等国的经济隐忧以及持续的地缘冲突等多重因素叠加,共同推动了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
首先,美元疲软与美国财政不确定性显著提升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关键经济数据发布延迟,令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判断缺乏清晰指引。为防范风险,投资者选择持续增持黄金。
其次,美联储近期降息并暗示年内仍可能延续宽松货币政策,令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实际利率下行与流动性预期改善共同支撑金价攀升。
第三,全球央行持续购入黄金及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资金流入也成为推动金价创新高的重要力量。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8月各国央行恢复大规模购入黄金,当月净增持15吨黄金储备。强劲需求推动9月黄金ETF持仓量增加360万盎司,年初至今上涨17%,达到9720万盎司,为2022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
此外,当前日本经济面临财政和货币政策两难、经济增长乏力、国际竞争力不足以及美国加征关税等多重困境;法国国内政治两极化加剧,削弱了其进行大规模财政整顿的能力。上述因素叠加持续不断的地缘冲突,共同推动国际金价持续走高。
金价涨势能否持续
展望未来,若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美元延续疲软态势、地缘政治紧张持续,黄金价格还可能继续走强。但随着黄金价格屡创新高,也有观点认为市场需防范短线调整风险。多家投行预计,国际金价年内或在每盎司3800美元至4100美元区间内波动。
今年年初,美国银行曾预测黄金价格今年将轻松涨至4000美元。随着目标达成,该机构认为,黄金已兑现大部分上涨预期,目前略微超买。美国银行6日发布报告提醒投资者保持谨慎,认为黄金可能面临“上涨动能衰竭”,或将在第四季度出现“盘整或回调”,回调价位可能低至3525美元。同时,瑞银预测短期内金价可能回调至3800美元。
另有观点认为,由于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短期难以改变,全球央行持续购入黄金,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走高,黄金中长期走势依然看涨。瑞银中长期看涨黄金至4200美元。花旗银行认为,若2026年美联储继续降息,黄金或将挑战5000美元大关。
分析人士认为,美元信用体系面临重构、美国债务高企等因素动摇了美元信用根基,长期来看黄金的价值会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