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8 13:22:29 股吧网页版
吾乡大藏·里耶 | 里耶寻秦记
来源:上观新闻

  酉水河畔、八面山下,藏着一座千年古城——里耶。它地处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处,很长一段时间隐身于文献记载和世人的视线中。2002年,一次配合水电站建设而展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打破了这座南中国边陲小镇的宁静。近3.8万枚秦简从一口古井中破土而出,简文总字数超20万,比此前全国出土秦简总和还多。

里耶古城遗址一号井。资料照片

  这些沉睡2200年、浸透着泥水的简牍,堪称最早的国家行政源代码。它们纪年完整,时间跨度从秦统一六国的前一年到秦灭亡的前一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全过程,内容则涉及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法律、文化、邮递、医药等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填补了秦朝史料的诸多空白。

  “一部‘活着’的秦朝百科全书式档案库”“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21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价值可与殷墟甲骨文和敦煌文书相媲美”……这一惊世大发现,名震各界。中国考古泰斗张忠培在世时更是叹言——里耶秦简的价值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沉睡2200年、浸透着泥水的简牍。资料照片

  自里耶秦简出土以来,其整理、保护、研究、利用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中国第一个以收藏、展示和研究秦简为主要功能的专题博物馆——里耶秦简博物馆也由此应运而生。在文物工作者孜孜不倦的释读下,简牍上的篆隶文字正逐步化成鲜活可感的画面,让人们得以窥见两千多年前行政运作和百姓生活的面貌:秦人早已会使用“九九表” ,比今天的乘法口诀还多了一句“二半而一”,说明当时已经有分数的概念,较欧洲早了一千多年;郡县小吏在食堂吃饭需使用“餐卡”,“餐卡”以打叉或画圈标记,一天两顿,食物是小米和稻米煮成的粥;秦朝邮驿系统完备,递送紧急文书的“快行”被称为中国早期的“特快专递”,而书有“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简牍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信封”;一个史书未载的“洞庭郡”横空出世,改写了学界对秦朝行政区划的认知……

  作为重新解读中华文明早期治理体系的重要密码,多达近3.8万枚的里耶秦简为何在湘西一个小镇上被发现?它们因何深藏于古井之中?简牍上记载的内容在今天的里耶有着怎样的延续?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一行乘坐五个半小时高铁至吉首东,再驱车三小时山路来到位于湘西龙山县的这座神秘古城,开启了一场48小时的寻秦记,推开2200年前的时光之门,走进秦时明月、烟火日常。

里耶古城遗址

淤泥深处的惊世发现

  这是一个依水而建的小镇,行走其间,很难不注意到酉水河畔蜿蜒的防洪堤。23年前,正是因为它的修建,沉睡古井中的里耶秦简得以面世。“一号井开口很大,像一口锅一样,直径超过6米。坑里堆积的淤泥伴着硕大的卵石,发掘异常艰难。原认为的灰坑,到了‘锅底’,竟然袒露出方正规整的‘木井圈’。这是我一生从没见过的文物遗迹!”23年过去了,彼时的情景在主持里耶古城遗址一号井发掘工作的副领队龙京沙脑海中依旧历历在目。眼前的这位71岁考古专家黝黑健硕,微信取名“玩泥者”,参与或亲自探明发掘的考古点位达500多个。

  2002年6月3日,这是一个他永生难忘的日子。工作人员在对一号井地下7米的淤泥进行浮选时,发现了一段黑乎乎的简牍残片,上面写有文字。“顿时感觉热血沸腾。”龙京沙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时任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袁家荣,当即提出暂停发掘工作,搭建工棚,原本在沅陵开会的考古领队柴焕波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张春龙迅速返回里耶工地,重新调整一号井的发掘方案。

23年前的考古发掘现场。资料照片

  “那个时候雨季已经来了,考虑到里耶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洪堤修建工程得尽快完成,根据约定,考古队必须在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时间内完成发掘工作。当时也不知道古井的发掘工作量有多大,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龙京沙透露,继续往下作业,摆在眼前的第一个问题是井下怎样做安全支撑?当时采用“十”字、“米”字、“菱格”等方法架设木支撑架,对井内的受力点还做了一周“内箍”。井下发掘时一人站一角,4人一组轮流作业,而他则全天候在井下,既指挥,又要收集发掘资料和带领大家发掘。

23年前考古发掘现场。资料照片

  井下闷热潮湿,蚊虫叮咬,氧气稀薄,连蜡烛都点不着,换电灯泡,也受压经常爆炸,后来搬来鼓风机,对准井口猛吹,把新鲜空气送下去,井下的通风环境才稍有改善。井口形成天然的扩音效果,旁边的酉水河一旦有船经过,井底作业的人感觉像是从他们头上压过去,井上面的人根本不能说话,否则传到下面震耳欲聋。

  脆弱的简牍经不起任何工具的受力,传统的发掘方法无法采用,只能纯人工“以手为铲”依层理揭取井内堆积。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到简牍的存在,但井内淤泥中除竹木简之外,还混杂着铁钩、铜矛、箭镞及生活垃圾,大家的双手很快就伤痕累累,指甲缝里都塞满了泥渣,稍一用力就钻心地痛。

23年前考古发掘现场。资料照片

  最危险的是,古老的井壁经不住雨水的渗透,出现开裂和下沉,一旦垮塌后果不堪设想。“为了与时间赛跑,我们每天在井下作业12个小时以上,中饭就在井边吃,一天下来真的是腰酸背痛。”龙京沙说,虽然很辛苦,但大家兴奋不已,井底清理出的简牍越来越多,有时一天挖出十几枚,最多的时候一天清理出380多枚。“累是累,但真希望掏它个没完没了。”2002年6月27日,距发现第一枚简牍24天之后,这口古井终于发掘到井底渗水层,距地表足有17米深。“我们徒手清理出近3.8万枚秦简,挖出来的淤泥有40多立方米,可以说创造了我国古井发掘的一个奇迹。”龙京沙自豪道,这口井后来被誉为“中华第一井”,水利部门也重新修改了防洪堤修建方案,将堤坝往河边移,不影响古城遗址保护。

  简牍出土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龙京沙告诉记者,当时跟简牍一起抠出来的有很多蕨叶,它们看上去新鲜如初,连叶脉也清晰可见,但与空气接触后,一会就灰了,最后变黑,一捏都是泥状。简牍大多是杉树,刚出来的时候黄底黑字,字看得很清楚,但不过三五分钟,黢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了。怎么办?当时采取的措施是赶紧用保鲜膜密封简牍,然后裹上淤泥放在箱子里,再泡上井里的水,两三天往长沙运一趟,送至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后期处理。

  以方北松为代表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团队,对简牍进行脱水脱色保护。以张春龙为代表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团队,负责简牍的整理、研究和文字识别工作。在距离一号井不到两公里的地方,集保管、研究、陈列展示于一身的里耶秦简博物馆,也于2006年开工建设,2011年免费对外开放,眼下正在提质改造。副馆长肖谞透露,以此次“闭关修炼”为契机,该馆将对建筑结构加固除险,重新布局功能分区和进行动线合理规划,扩建展厅和文物库房面积,重新进行展陈布局和装饰装修,增设多元素、多场景的数字化展项,为游客提供更好参观体验。

里耶秦简博物馆正在提质改造。资料照片

颠覆认知的郡县档案

  实体馆虽暂停对外开放,但相关的研究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延续仅14年。由于史料稀缺,这段历史留下了不少待解之谜。里耶秦简,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2200年前的神秘之门,甚至改写了人们对秦朝的认知。

  司马迁在《史记》里写下秦分三十六郡,此后《汉书》《晋书》等史书考定增补,从三十六郡到四十八郡的说法不一,却始终未出现洞庭郡。然而,里耶秦简中频繁出现“洞庭”“迁陵”等地名,以确凿的记载诉说着洞庭郡作为秦代行政建制的真实存在。据统计,里耶秦简中,“洞庭”一词出现102次,38次“迁陵以邮行洞庭”,31次“迁陵洞庭”,还有3次“洞庭郡”。

迁陵洞庭郡

  洞庭郡的出现,颠覆了历来关于秦朝行政区划的结论,印证了郡县制在南方边陲的有效推行,更揭示了秦朝惊人的行政效率,为后世理解秦代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全新视角。

  一枚书有“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简牍,是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的邮封实物。简的形制也很特别,下边削的是一个尖尖的楔形,这是为了插入简牍之后方便送信的人查看邮递信息。简牍顶部的黑色部分是为了醒目,强调文件的重要性。迁陵是归宿,洞庭为起点,以邮行是直达的邮递方式,进一步证实了洞庭郡的存在,也体现秦朝通过邮驿系统实现公文的高效传递,确保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畅通。“如今快递有急件、加急件等,秦朝文书也分轻重缓急。”张春龙介绍,为了确保公文的机密性,秦人下足了功夫,首先把文书物资捆绑之后,要在一个有凹槽的封泥匣上面打结,将接头藏进凹槽,再用一块泥封印,最后盖上官印。“里耶出土的‘洞庭司马’封印,就是2200年前的防拆封条。”

迁陵以邮行洞庭

  长久以来,秦朝留给人们的印象是重武轻文。里耶秦简的出土,用事实打破了这一偏见。以一枚“九九乘法口诀表”简牍为例,与今天的乘法表很相似,证明在秦代乘法口诀已被普遍运用。不同的是,它是倒着背的,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比现在的版本多出“二半而一”。最后一句“凡千一百一十三字”,是乘法表中所有乘积的和。“这不仅是运算的法则,更是大秦书同文、车同轨的缩影。”龙京沙说,从其他的里耶秦简可以看到,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统一天下的那一年,县里就设了官办的学校,负责人叫学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校长。也就是说,秦几乎在它的行政治理开始,就建立了教育机构。

九九乘法口诀表

简牍上的大秦日常

  通过研究、解读,大秦日常和社会百态也跃然简上,栩栩如生,并与现代生活遥相呼应。譬如,流动人口经过关卡需凭“身份证”放行。通关文书上面写明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肤色、身份等,以便核验。里耶秦简博物馆研究人员余海霞向记者展示了一枚从库房调取的简牍,上面写有:“故邯郸韩审里大男子吴骚,为人黄皙色隋面,长七尺三寸……”“当时的‘身份证’虽然不像今天有照片,但是有相貌说明,这可以说是人脸识别的原始形态了。”

  地方小吏每年接受考核,履历被称作“伐阅”;在记录出勤考核的简牍上,同一职务的官吏出勤天数相加恰好是一整年;集中办公时间为早上7点到下午5点,往来公文接收与发出都有详细记录,精确到时、分,一些收发时间显示,他们会“加班”至深夜。在一枚残简上,能看到“敢言之上计”等字样,相当于现在的年终总结。

公船丢失案简

  秦朝女性拥有财产继承权益,并可能与男性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一枚里耶秦简显示,秦始皇三十五年,一位叫“广”的父亲去都乡政府登记,想把他的财产分给出嫁的女儿“胡”,有人、物、钱共计十一种,包括六万钱和六位奴婢。这枚简牍是当时都乡乡长“沈”出具的证明文书。“六万钱相当于当时成年男性满勤工作20年的收入。”余海霞说,从里耶出土的户籍简可知,秦代也有女性作为户主的,通常记为“某里户人大女子+人名”,如“南里户人大女子分”“高里户人大女子杜衡”等。

户籍简

  “你们来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路两旁有很多橘树?”余海霞问记者。她说,当地的柑橘种植历史很久远,里耶秦简中就出现有“橘官”,即专职管理柑橘事务的官员,说明秦代里耶一带的柑橘种植已经规模化、产业化,如今这一传统依旧在延续。

饮食简

  “里耶秦简的出土,实证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让我们得以触摸真实的大秦帝国,也让湘西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愈发厚重。”里耶秦简博物馆馆长周东征表示,目前,肉眼可辨有字的里耶秦简已基本完成释读,但系统性的研究是一项漫长又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期望更多力量的加入,深入挖掘里耶秦简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维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俯瞰里耶古城遗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