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发、首秀、首展接连上新,到“以旧换新”持续发力、文旅市场精彩不断,今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假期期间,消费市场亮点纷呈,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澎湃生命力。
这个假期,多地围绕“首发经济”,推出了一系列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为假期消费市场注入了活力:在四川,第四届熊猫消费节在成都、宜宾等地举行,围绕首发经济等新业态推出了600多场促消费主题活动;长沙在假期里推出“首发长沙”消费季活动,130余家首发店铺开门迎客,举行首展首秀20余场……首发经济成为各地的“流量密码”。
“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实施,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热情。日前,国家发改委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据云南省商务厅网站显示,10月1日至3日,全省发放家电、家装以旧换新及数码产品购新补贴5.63万笔,直接带动消费2.05亿元;发放汽车消费券1761万元,带动消费3.83亿元。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广大民众出游热情高涨。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假期前五天,北京文旅市场持续火热,累计接待游客1751.6万人次。各地结合地方特色推出了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和产品,令文旅消费热度节节攀升。
消费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双节消费亮点纷呈的背后,是今年以来各项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发力,也是中国市场规模大、消费基础条件较好等优势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形成超大规模网络,极大地便利了消费者出行消费;另一方面,在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5年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一系列举措。下一步,要用好各项政策工具,通过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方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随着更具活力的消费市场加速形成,中国经济这艘大船也将行驶得更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