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6 21:12:20 股吧网页版
新一轮楼市政策叠加促销活动 国庆中秋假期多地房产销售涨幅明显
来源:澎湃新闻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多地出台新一轮楼市优化政策,叠加假日房产促销活动,共同为“银十”市场注入动力。

  新一轮楼市新政释放利好

  武汉赶在节前出台新政释放利好。9月30日,武汉从公积金贷款认定、商业贷款补贴等八个方面完善房地产政策,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缴存人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正在挂牌出售的一套住房不纳入贷款套数认定;同时,10月1日至12月31日,武汉多个远城区及中心城区三环外区域,首套新房商业贷款购房者可获初始贷款金额1%的利息补贴,最高2万元分2年发放。

  义乌也宣布自10月1日起实施新一轮房地产“新政”,推出总额为2亿元的购房补贴,其中,首次置业可享1000元/平方米补贴,多孩家庭最高可补贴20万元;临沂也明确,中心城区范围内,在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间出售自有住房后,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个人或家庭,由财政部门按房屋网签备案价格的1%给予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购房补贴。

  此外,平顶山市也官宣自2025年10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在平顶山市中心城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家庭或个人,市财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购房补贴;同时,在现行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基础上,将个人住房公积金单笔贷款最高额度上浮10%。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有约200省市(县)出台政策超470条。此外,仅9月以来已有约20个市、区通过发放购房补贴方式激活需求。

  多地假期楼市成交同比明显增长

  政策红利之下,各地借势国庆黄金周开展楼市促销活动,形成“政策+活动”的联动效应。

  深圳住建局在节前发布“国庆中秋深圳好房活动”预告,聚焦福田、罗湖、南山等核心区域,汇聚近百个优质在售楼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为市民打造便捷高效的置业平台。“宜居昆山”也发布消息,全市40余个楼盘纷纷推出各色促销活动及专属优惠活动,买房送车位、以旧换新、额外折扣限时享受,为购房者提供实实在在的让利。义乌则以“金秋盛惠筑梦义乌”为主题,引导房企结合2亿元补贴新政开展惠民促销。

  莆田市则要求各县区住建局组织辖区在售商品房项目的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国庆中秋期间房产促销活动,企业视在售项目剩余房源、销售进度制定优惠促销活动方案;对于剩余尾盘、偏远楼盘、底层房源等难销售的商品房,加大单价优惠力度,对节假日期间优惠促销的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下限不受限制。

  从各地反馈的销售数据来看,双节期间楼市成交显现积极变化。据湖北住建消息,10月1日-10月5日,全省房地产销售面积相比去年假期增长超10%,武汉、黄石、咸宁、孝感、十堰等多地涨幅明显,房地产市场呈现向好态势。

  此外,“广州天河发布”的消息显示,有新房项目9月27日开盘日销超200套后,10月1日再度加推,首日劲销超50套,三日成交超百套,吸引超千组客户到访。另有项目通过社区运动会、中秋博饼、电影节等“双节潮玩季”活动,项目截至10月3日成交额突破1.6亿元,更出现单日同一客户连购三套的典型案例。

  华润置地成都公司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十一长假华润多盘联动,10月1日-5日,来访超1500组,劲销超5亿元。

  另据深视新闻,国庆假期效应凸显,市民看房热情高涨。报道显示,假期以来深圳龙岗区一楼盘访客量与成交量较平日激增40%-50%。此外,澎湃新闻从位于上海青浦区的保利虹桥和颂·西岸了解到,国庆假期前四日,项目来访超200组,成交6300万元。

  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9月以来,核心城市继续优化需求端政策,如深圳继续放宽非核心区域的购房资格,并将盐田、大鹏等远郊区县纳入“不限购”范畴;上海优化房产税政策;深圳、河南等地扩宽提取公积金可使用范围,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税费、用于住房装修等,对于后市,房企上半年在核心城市竞得的部分地块预计将在四季度逐步入市,新增供应增加有望对核心城市新房销售形成一定支撑,“好城市+好房子”仍具市场机会;而近两年新项目供应偏少的城市,则仍将以去库存为主,市场分化趋势或将延续;二手房受挂牌量维持高位影响,短期或将延续“以价换量”行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