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淘宝店推出以玉兔为主题的冰箱贴和镜子,上面描绘着广寒宫的月饼形状小夜灯;敦煌文创结合团花藻井的穹顶艺术,推出中秋茶具礼盒;盒马上新具有“福禄”寓意的观赏葫芦......中秋佳节到来,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新中式”创意产品成为消费者购物车中的热门选项。
“新中式”的热度已延伸到服饰、饮食、文旅、家居等多个领域。专家认为,“新中式”产品需要基于传统文化持续培育创新能力,打造新的消费场景。
新产品涌现
在购物平台的中秋热门商品中,在月饼之外,摆件、香囊、玩偶等文创产品同样引人关注。比如,故宫淘宝店推出的明月诗故宫猫盲盒售出超过2000个,国家图书馆天猫店推出的玉兔逐月香囊售出超过2000个,博物文创玩具淘宝店推出的毛绒糕点玩偶盲盒售出超过1000个......中式美学逐渐融入日常生活,这正是“新中式”创意产品设计的主要理念。

图片来源:国家图书馆天猫旗舰店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淘宝店
“随着国民文化自信持续增强和‘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文创潮玩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华源证券北交所首席分析师赵昊表示,文创潮玩产业的消费模式主要由情感驱动,消费者对产品的设计、品质和细节还原度提出更高要求,进而也带来更高的产品溢价。
中秋产品的直播间也在拥抱“新中式”创意。港式湾区照月、滇式洱海映月、新疆天山追月、苏式江南水月等八大赏月场景,在抖音商城“开吃节”直播间依次展现,美心、西域美农等10余家地域代表商家带来特色产品,地域文化与中秋习俗紧密结合。
此外,今年还涌现出更多中秋主题的宠物新品。《2025淘宝中秋宠物月饼图鉴》显示,中秋节前一个月内,淘宝上推出的宠物月饼商品超过1000款,超过30个头部宠物品牌推出宠物月饼礼盒,主动搜索宠物月饼的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00%。食草的兔子有专属“草本配方”制成的“草月饼”,喜食谷物的仓鼠有迷你“五仁月饼”,“月亮鱼缸造景”让鱼也能看上中秋节的“月亮”。
淘宝宠物行业负责人介绍,中秋宠物创意产品的热销背后是养宠理念的升级,平台正推动宠物节日消费从“有得买”走向“买得好”。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祎遐认为,符合“新中式”审美的创意产品开发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革新、工艺的创新、模式的迭代以及表述方式的更新等,都有可能产生现象级的产品和全新消费场景。
文化IP创意呈现
作为传统佳节,中秋佳节自带浓厚节日氛围与情感共鸣。多家上市公司以中秋、国庆假期为契机,推出“文化+科技”沉浸式体验项目和中秋特色活动,丰富“新中式”消费场景。
文化IP正借助新兴技术手段落地生根,为佳节添彩。中秋、国庆假期前夕,蓝色光标子公司蓝色宇宙的“华夏漫游”XR体验店落地上海。在XR作品《三国古道之千年奇遇剑门关》中,游客可以“穿越”至千年前的古蜀道,解锁剑门关的壮丽景色。在《千年一序滕王阁》中,游客会来到初唐盛宴现场,欣赏古典柘枝舞,与诗人王勃隔空邂逅,“亲手”弹奏古乐器。
蓝色光标副总裁孔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蓝色光标已将“华夏漫游”系列作品打造为“叫好又叫座”的商业模式,它既是内容,也是平台,既可以服务文化传播,也可以培育线下商业。
在中秋、国庆假期,风语筑设计运营的德清城市馆推出猜灯谜领取手工灯笼活动,提供限定款节日创意咖啡,成为浙江德清的打卡新地标。在这里,游客还可以通过裸眼3D大片了解德清历史,在湖边观看露天电影,欣赏音乐喷泉。
风语筑副总经理、董秘李成告诉记者,风语筑围绕文化IP、数字科技、场景运营,以创意设计与数字内容为核心,激活中华传统文化IP,打造沉浸式城市会客厅,实现“文化—空间—产业”同步焕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城市级数字化体验空间,能够放大城市文化声量,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韩元军看来,今年以来,传统文化寻根游是假期文旅的重点方向,传统文化体验类项目通过融合科技、民俗、艺术、体育等元素,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体验。旅游城市应鼓励旅游项目运营方进一步通过数字手段挖掘、整合、展现特色文化资源和历史脉络,创造新的文旅消费场景,基于统筹规划,打造城市特色旅游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