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6 07:05:30 股吧网页版
就在今晚!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揭晓 先看“诺奖风向标”
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10月6日)起,2025年诺贝尔奖“开奖周”拉开帷幕,六大奖项将逐次揭晓。其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今天17:30左右揭晓。

  自1901年,诺贝尔奖依据瑞典著名化学家、企业家、发明家诺贝尔遗愿创设以来,已走过120多年,并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顶尖科学奖项,长远地激励着人类的科学进步。

  纵观百年诺奖,自1901年以来,共颁发了115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每个奖项最多由3人分享,一共诞生229位得主,未有人重复获得该奖项。

  229位奖项得主中,有40位独享奖项者,13位女性获奖者,包括中国诺奖得主屠呦呦。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教授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加里·鲁夫昆,以表彰他们发现mi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匈牙利-美国生物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和美国科学家德鲁·韦斯曼,以表彰他们在mRNA疫苗方面做出的贡献。

  在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得主当属加拿大医生法雷迪·G·班廷爵士,他因发现胰岛素而被授予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年31岁。

  最年长得主是美国生物学家、病毒学家佩顿·鲁斯,他因发现诱发肿瘤的病毒而在196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年87岁。

  近十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呈现多样化趋势,涵盖各个子学科,包括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其中,基础研究占多数,也有重大临床成果获奖。

  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展历史中,诸多研究深刻影响了临床医学的实践,为人类攻克疾病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那么,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花落谁家?

  拉斯克奖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奖项,一直被称为“诺贝尔风向标”。据统计,已有30余位拉斯克奖得主获得了诺贝尔奖。

  今年,6位顶尖学者凭借在蛋白质研究、囊性纤维化治疗、细菌生物学领域的颠覆性成果摘得拉斯克奖殊荣,每一项突破都可能为人类健康带来革命性改变——从破解细胞“运输密码”到将致命遗传病变为“可控慢性病”,这场科学界的年度盛宴,藏着未来医疗的无限可能。

  今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授予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迪尔克·格尔利希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斯蒂文·麦克奈特,表彰他们在揭示细胞内运输和细胞组织新原理方面的贡献。

  传统教科书更强调蛋白质的结构复杂性与化学精密性,认为其独特三维结构才能发挥功能。按照传统认知,蛋白质是由20种标准氨基酸构成的,仅由少数几种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低复杂性结构域”(LCDs)往往被认为“不稳定”,难以承担重要生物学功能。

  然而他们的研究证明,这些“无序”的低复杂度结构域,也能支撑多种生理功能的运行。其中,麦克奈特的研究,揭示了低复杂性结构域在基因调控和无膜细胞器形成中的核心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异常稳定化,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了爱荷华大学的迈克尔·J·威尔士博士、曾在福泰制药任职的赫苏斯·冈萨雷斯博士和正在福泰制药任职的保罗·A·内古列斯库博士,他们三人在开发囊性纤维化的新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囊性纤维化于2018年被列入中国首批罕见病目录,会渐进性损伤多个器官(包括肺、肝和肠道),阻碍营养吸收,常常引发危及生命的肺部感染。

  他们开发的三联疗法,将囊性纤维化从致命性疾病,转变为可控制的慢性病。

  今年的特别成就奖授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露西·夏皮罗博士。在生物医学界活跃55年,这位从美术专业转向医学的研究者,在学术、产业以及公共政策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露西·夏皮罗发现了细菌如何通过时空协调其遗传逻辑机制产生两种不同的子细胞。

  她创建了斯坦福大学发育生物学系,并将其建设成为汇聚原创科学问题、引领世界级学者开展研究的学术重镇;在国家生物安全层面,她曾就生物战和新兴传染病向政府部门提供建议,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

  值得一提的是,华人科学家陈志坚也被视为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热门人选,他已获“科学突破奖”“拉斯克奖”“引文桂冠奖”三大国际公认的“诺奖风向标”。

  2013年,陈志坚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cGAS并将其命名,解开了DNA如何刺激免疫和炎症反应之谜,这也是一个困扰科学界长达百年的问题。就连陈志坚也曾感叹,“这个‘传感器’竟然是一种酶,真是令人惊讶。”

  诺奖即将揭晓,一起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