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老城隍·新烟火”美食集在拥有600年历史的老城隍庙天伦弄开市,国庆节正逢中秋节,应景又美味的月饼必不可少。上海人尤其偏爱鲜肉月饼,酥脆粉韧的外皮,饱含汁水的肉馅,可谓一绝。鲜肉月饼最好趁热吃,出炉即食,一口下去,皮酥肉嫩、齿口喷香。

在美食集特别开启的“鲜肉月饼节”上,悦来芳、梅龙镇、老城隍庙等餐饮业界大腕都带来了手工制作的鲜肉月饼,现场烤制各自的特色鲜肉月饼,袅袅诱人的月饼香中,是浓浓的老上海味道,更让您一站尝味“沪上顶流”。
当非遗技艺遇上中秋佳节,中华老字号悦来芳的鲜肉月饼以“酥皮如羽、肉馅流汁”的匠心工艺,成为国庆中秋“老城隍·新烟火”美食集上的味觉担当之一。在拥有600年历史的老城隍庙,这份传承自1926年的沪味经典,为中华传统节日注入了鲜活的城市烟火气。
上海鲜肉月饼鼻祖
亮相鲜肉月饼节
说起鲜肉月饼,就不能不提悦来芳。中华老字号悦来芳的鲜肉月饼以“酥皮如羽、肉馅流汁”的匠心工艺而闻名。上海知名作家沈嘉禄考据指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前,鲜肉月饼诞生于上海曹杨路、兰溪路一带的“悦来芳”。
计划经济时期,买猪肉要用到“肉票”,上海市区居民平均每月每人有2元钱肉票,大概只可以买1公斤猪肉,而购买鲜肉月饼既不需要肉票也不需要粮票,因此大受欢迎。吃到“政策红利”的悦来芳令不少商家眼红,用一只柏油桶改装成煤球炉,再搁一只平底锅,小小的饮食店当街现烘现卖鲜肉月饼的景象一时蔚然成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悦来芳意识到鲜肉月饼的需求正在突破时令,于是利用前店后工场的便利,率先尝试全年生产鲜肉月饼。从那时起,上海人的饮食习惯自此悄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改变,即使是寒冬腊月时节,香喷喷的鲜肉月饼也可以成为慰藉饥肠的平民美食,一直延续至今。

悦来芳选用新鲜前腿肉配秘制酱汁的馅料,纯手工现制现售,17层酥皮干而不燥、薄如蝉翼、历历可数。酥皮落屑如雪,肉汁充盈,趁热咬下能听见“咔哧”脆响。游客们捧着烫手的鲜肉月饼穿行在飞檐斗拱间,构成“左手非遗美食,右手千年民俗”的独特景观。
中华老字号悦来芳
非遗工艺月饼翘楚
始创于1926年的悦来芳,是一家以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以非遗翻毛月饼及上海食客喜欢的鲜肉月饼著称。

相传悦来芳京式翻毛月饼制作工艺,源自北京宫廷,最后落户上海,全国能做之人屈指可数,因此以其繁复的制作技艺被列入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在普陀区悦来芳可以买到翻毛月饼,新出炉的翻毛月饼,轻拍桌面,那酥皮便翩翩飞起,宛如洁白的鹅毛,常有全国各地的食客前来预定,哪怕到手酥皮有所散落,均不介意,酥皮散落反而是手艺到位的证明,成为一段佳话。
国庆假日,
“老城隍·新烟火”等侬来!
